我们有没有经历过用脚步去丈量一段距离,千辛万苦却看不到头,但是每一步都作数,每一步都是成功到达彼岸的力量;这条人迹罕见的路势必充满孤独和煎熬,有多少人走着走着就放弃了,有多少人败在了别人嘲笑的眼光里,但是终有一小部分人意志坚定地走在这条小路上,他们坚信这条路即使充满荆棘,终点也定是芳香四溢,而坚持的过程就是对我们生命的沉淀,让我们变得眼中有光,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这就是今晚上的勇气读书会给我的感触,这是一群相信相信的力量的人,一群乐于拥抱未来教育的人,积极学习新技术,不惧怕不退缩,用宽容年轻的心态拥抱新技术并把新技术融入到教学中来。
作为乡村教师,一年前我的思想非常落后,我认为网络只会让我那些意志力不坚定的孩子们越陷越深最终害了他们,所以曾经有一阶段我非常抵触网络,因为我知道小学生自制力差,很多时候看到网络上的诱惑根本抵挡不住,很有可能就害了孩子们的一生,还不如直接掐断为好,所以我就跟孩子家长们说我的观念,严禁孩子上网玩游戏、玩电脑等,但是我也忘掉了这样的命令从来没有多大的效果的,很多时候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再唱独角戏,现在想来我就像一个跳梁小丑,却没有观众。我恰恰也忘掉了自己也是通过网络来接触外面的世界的,我的孩子们何尝不是呢?这也说明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思想已经落后,对孩子们不再有吸引力了。
接触互加以来,最大的感触是一次次把我这名乡村小老师的视野打开,接触到了更多优秀的老师,也接触到了更多的优秀教育思想和技术,让我不再蜗居在自己落后的思想里自以为是,让我发现我越来越渺小和无知,更让我有了深刻的危机感,一旦停下学习,自己就会被时代被作为网络原居民的孩子们所抛弃,最终在教育的滚滚洪流里淹没自己。
中国教育发展的瓶颈在乡村,突破口也在乡村,乡村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家庭教育、学生素质……都比着城市有着很大的差距,更为可怕的是我们的老师、家长和孩子在这种贫穷的思维下不思进取,我们坐井观天还看到天空很蓝很深邃。这种思想一旦继续下去,我们乡村的教育多少年也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因为思想决定境界,思想决定出路。我们闭门造车,把自己死死地锁进自己贫穷的思维里,我们怎么去改变孩子们的思维?
而互加公益人打破了这种局限、震撼了我们乡村教师的心灵,让苦苦坚守的我们看到了希望和力量,汇聚了更多优秀的老师一起参与到这场乡村教育改革的潮流中来,让我们抬头看到外面更加广阔的天空,开阔了乡村教师的视野,唤醒了乡村教师内心深处对理想教育的渴望。
今天晚上《五维突破:互联网+教育》的作者杨晓哲博士又给我们带来了饕餮大餐,让我再一次深刻地思考如何让教育融入互联网,而不是排斥在外。互联网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所以也是我们的孩子们必定接触的新技术产物之一,我们没有权利阻挡孩子们通过互联网接触世界的机会,我们只有正确引导孩子们接触互联网就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杨老师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孩子们本身就出生在数字化的时代里,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拥抱新技术,不要害怕新技术,而是要用宽容的心态去拥抱去接受,我们应该借助互联网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只有我们努力学习不断提升,孩子们才能够站在我们的肩膀上看到更高更远的世界。
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拥抱教育新技术,鼓励孩子们多样化地创造和分享,用互联网打开他们渴望接受新知识的大门,让我们一起坚定:互联网时代,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通往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