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作家都曾直言不讳,阅读给予他们的乐趣,远比写作要来得多。而作为一个普通读者,一名写作的小小粉丝,在我多元的兴趣清单中,始终排名靠前的,是阅读第一,写作第二。
我每天最幸福的一件事,就是在晨间阅读,一天中头脑最清醒的时刻,一束晨曦的阳光穿过玻璃,停泊在泛黄的旧书页上,光在文字间缓缓移动,柔和,谦卑,明朗。
为了保持专注,我用了很简单但却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每次阅读前,我都会设置上一个30分钟的闹钟,时间一到,立刻停下,眺望一下远处风景,让视觉神经得以放松,让身体得到呼吸,同时我也在节约我的专注力。
在这30分钟,我不去想我的微信,也不去想今天吃什么,只是专注于文字,文字使我产生的联想,和文字赋予我纯粹的感受。阅读,使我忘却时间,达到身心灵合一。那个时候,我就是我,一个真实的我。
我需要这样高度集中的思维,开启崭新的一天。它赋予我源源不断的活力,让我感觉到更有力量来把控我的生活。前提是,要找到一本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书籍。也许这本书不是所有的内容我都会感兴趣,也许不是每一天我都满腹激情,我只需要做的是,拿起它,读下去,就会有不一样的风景,或者好巧不巧与我最近遇到的问题发生碰撞,或开思解惑,写出我心中不能讲,手中不能写——阅读,真叫人大快淋漓。
最近,在读一本关于哲学或者说偏心理学的书,是2021年这个夏天我在一次逛旧书市上淘到的,名字叫做《生命之爱》。
古黄的纸张散发着书卷清香,1988年1月出版,不算太久远的年代,但定价定会让你惊讶地“哇”一声——1.4元。仔细一翻,发现还有用铅笔勾画过的痕迹,那是怎样一个读者,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她/他性格又是怎样?我浮想着它的前身种种……黑色的封面,打开卷首语,我便被那文字所深深吸引:
“人,是一切价值的尺度。人只能从人的角度出发去思考一切、判断一切、评价一切、选择一切……”
是的,这是一本讲人的书,作者是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弗洛姆。他用温柔而平静的笔触探究了人的本性、人是谁、梦的语言,以及它阐述了现代人正面临的困境。
也许人类从未停止过思考:我是谁?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才使我感到真正的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都是哲学家,因为我们具有探究人的本质的精神和潜力。但不要忘了,也许只有很少的人才能想得明白,那只是为数不多的幸运儿。
周末和朋友见面一起吃饭,自然离不开聊到工作、收入、未来的职业发展等这些话题,后来又延伸到城市、理想的生活状态、幸福。我很高兴和朋友能有这样的交流,在现代社会里,年轻人鲜有这样深刻的思考,是他们没有精神追求吗?恰恰相反,但再高的理想也敌不过畸形的房价,再怎么努力在一线城市也买不到一个卫生间。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可能是疲于思考,觉得思考了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便有了“别跟我谈理想,老子的理想就是不上班”的“躺平”。这是现代人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矛盾与冲突,是那些渴望扎稳却只能漂浮在一线城市人的内心困境。
在电子化信息高速运转的时代,仿佛一切都唾手可得,衣食住行尽在掌握。人们的需求被过度的宣传放大、影响、左右。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像素越来越高,网速越来越快,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日渐加深,没有滤镜和美颜的照片都不敢发朋友圈,人们对自己的容貌开始怀疑和焦虑。我们似乎被卷入一种打扮出来的文化潮流。
面对现代社会过剩的“富足”,我们貌似有更多的选择,但很有可能却成为另一种困扰。我们为众多的选择耗尽心力,能量被一点一点地削减,信息的快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使当今的人活在一种“搜索”模式当中,人类的思考力在一点一点的被侵蚀。我们一边高歌成为更好的自己,一边又要抵挡自己不被“同化”的危险之中。
所幸的是,我们当中已经有部分的人开始有了觉醒并行动起来,这是一个好的势头。
这就是关于阅读,关于这本书给我的一点粗糙的思考和感悟,算不得书评,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