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姐姐请教大佬A如何写新媒体简历,她表示想要调岗,但是调岗之后的工作内容是原来的20%不到,要如何写?
A神:有案例说案例,没案例说特长。
小姐姐:没有案例,只罗列了数据可以吗?
A神:主要还是摘简历里面和未来岗位相关的那部分强调,不是重叠的可以淡化。比如以前新媒体,未来做社群,那么以前如果做过一个线上活动,你都可以说特长是线上的粉丝激活,然后加上一些数据佐证。
如果确实没经验可说,就说自己的态度或性格。
比如做事非常认真,执行力强。学习能力好,待人热情。
毕业三年以上
简历不要拉拉杂杂列一堆片汤话,初筛的HR一天看上百份,那些看不上的。
他们都是拿到用人部门的JD(job description)以后,对照去看。
所以对于和用人部门的JD重合的,就会优先筛出来,安排面试。
那么毕业三年以上,简历上的工作内容怎么优化?重点强调哪些?
其实不管用人部门领导还是HR初筛,一般眼光就聚焦这么几项。
1、哪个学校毕业的(粗体容易敏感词:海归、MBA。私企的话和大部分企业员工同地区,如南方、北方人、北京、上海人)
就是在用人单位面试者眼里,其实大部分人对一类本、二类本什么不敏感,不说国企,就说普通私企。
一般 北大清华>海归>知名商学院MBA>国内985≈211>其他所有大学本科
然后会对户籍所在地很敏感,比如上海地区面试,一看你是上海人还是南方(江苏、浙江)还是东北,感觉就完全不一样。
因为人脑有一种为了方便四维的简单机制,就是归类。简历又是一个特别抽象的文字描述人的东西。所以挑选简历会对你文字的标签东西自动分类。
上海人可能看到籍贯东北,已经脑补出一个形象了。
只是举例,其实哪里的人都一样。
比如你问我,明天来面试的女孩什么样?
我告诉你,东北人,长得还行,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的,穿一个紧身红裙子,大波浪头。
一句描述性格和个性的词语没有,但你可能已经脑补出来了。
虽然脑补的可能是错误被误导的。
再比如很多刚毕业的人,简历里面会写“在学校期间曾经从事学生会XX干事的职务,赢得学校XX写作比赛X等奖”,这些不好说用人的面试者会给你形象加分还是减分。
因为大部分看到后会觉得这是一个比较钻营、认真、刻板的“好学生”,担心受不了批评、压力,不合群什么的。
比如我刚毕业那会儿没有太多经验,去面试过一家杂志社,然后对方面试时候问我,还有什么要说的,我说“我真的很想得到这份工作”,后来进去知道就是这句打动了老大。
面试大部分人对面试者留不下印象,所以留下任何正面独特的印象,都对得到职位,有比你想象中大的多的帮助。
还有一次去面试一个大型公司职位,面试官问我有什么特长,我说了几个,然后补充“对了,我做饭很好吃的哦”,面试的女的就笑着接了一句“那期待你加入后,我们可以搞一下团建”,她说这话,心里就默认了你有可能是同事的场景,已经成功一半了。
2、之前3份企业的名称和在职时间,是不是听过的大企业或500强,是不是和自己企业一个行业,是不是每次在职不到一年。
3、在之前企业到底做的什么岗位,有没有行业听说过的案例。
4、有没有照片,照片看着是不是干净、乐观、甜美
5、能留下印象的任何亮点东西,比如获得过什么奖项、担任过什么社会职务、参与过什么大型知名Event。
10年以上的员工
尽量上来简单、清晰的给对方一个你擅长领域的介绍,比如上来第一段写那些负责过什么,写:3年文案经验(粗体)担任2家广告公司3年文案经验,经手文案1000+,最高阅读量105万次。
二年新媒体经验,(粗体):2018-2019年运营各类新媒体超过5个平台15个账号,熟悉新媒体相关的所有工作环节及周边技能。
二年社群推广经验(粗体):个人主持、运营超过3000人社群网络,熟悉包括簇新、激活、转化相关的所有社群运营手段和运营操作。
简单美编技能:熟悉简单的美编技能,在没有专业美编辅助情况下,可以胜任所有微信、微博运营所需的新媒体工作。
以上就是一个比较清晰的职业定位举例,用人单位一看就知道你能干什么,而且基本都是他们的痛点。
月薪2w ,4年工作经验,如何晋升?
A神:新媒体或品牌类2万薪水是个坎,往上不是跳槽的问题,要走2个路线。
1.做管理岗位,直接做品牌部或市场部的总监,但压力就大。前者负责大型活动和负面舆情,后者要背KPI做营销。
2.走资深专业路线,或者写手、或者设计、或者剪辑,能有很棒的个人案例作品,薪水就能上去。
最简单的还是找个甲方大企业,一个月没啥事混个1万多薪水,外面自己弄个Vlog或up主账号,每天坚持发东西挣个流量钱,一个月几千块,加起来就2W了。
金融公司、房地产公司、健康医美,这些钱比较好赚。
母婴、宠物、快消、旅游,这些薪水高但是很累。
实业制造、工业、零售、加工、这些钱少又不好干。
去MCN公司,天天就做这些给小流量明星做助理的活。
电商公司(快消品类)薪水比传统行业高,但是不稳定。基本和企业的销售情况及融资情况捆绑。
这么说吧,这种公司薪水不见得少,但是做事比较实在,每花一分钱都要让老板看到花在哪了,为啥花的,产出是什么。
相比起地产公司、金融公司,可能一年花品推预算几百万,都不用解释为啥花,花在哪了。
至于产出,地产、金融公司品牌投放没有产出,那叫提升品牌价值。
所以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有的人宁肯不要薪水,去大公司实习,看似慢半年,给自己规划的履历路线很好,都是什么XXX大使馆实习生之类,然后第一份就是中金、中能之类半国企或四大行这种外企,然后就一路都是高逼格企业。
工作经验5年以内,大企业的烂岗位,要比小企业的高职位重要。因为大企业层级多,部门多,横向移动很容易,薪水和岗位上升或平移的空间很大。最不济有一个好履历。
30岁以后,如何发展?
女生30岁以后,可以是大企业的低薪好岗位,因为事情少,环境稳定,可以开始考虑自己的事情了,比如结婚生娃,相亲和别人说职业,背书也好。
男生30岁以后,可以选择小企业的高职位,这样薪水容易上去,容易为之后统领部门或企业积累管理经验,让自己35岁创业或进入职业高峰期铺垫。
最不济前者女生混个稳定地方呆着,等结婚让老公去挣钱,自己有时间看娃。
后者男生能多挣一些薪水,为攒钱结婚买房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