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2.他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没有生离。
3.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4.老人的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
5.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6.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7.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8.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
9.嘤其鸣兮,求其友声,友声可远在千里之外,可远在数十百年之后,钟书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学问也是冷门,他曾和我说: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有几个知已,不求有名有声。
10.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这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没有着太多笔墨,寥寥两页,拉开了那“长达万里的梦”的序幕。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如梦似幻,我只觉朦胧,没怎么看懂。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就是着墨的地方了,这一部分主要写杨绛老人对于“我们仨”生活点点滴滴的回忆。
在怀念往日的生活时,杨绛先生的笔触总是平缓、温暖的,像冬日的阳光,平静而柔和。即使在社会动荡、不公平的岁月里,杨绛先生的笔下,也只是对生活变化的一种适应。
书中没有悲痛欲绝的句子,没有撕心裂肺的呼喊,只是处处流露着对丈夫、对女儿的思念,和悲伤。
《我们仨》记录的是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和对先生、女儿的追念,杨绛先生似乎总是和生活保持一点距离,沉溺在他们仨的世界中。好像除了他们仨以外,这个世界,再没有能让她牵挂和温暖的人。但我认为,社会其实一直给杨绛先生很高的评价和赞誉,肯定也有相应的关怀。杨绛先生应该从中感到温暖,和生趣,而不应该长期只是从往事中寻找亲情和慰藉。但,这也许就是知识分子所特有的矜持、拘谨,和狭隘吧,我尊重她。
书中令我最有感触的还是封底杨绛老人的题字:“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这是一句多么平实的话语,然而我却从中读到了老人空留自己一人的心酸与刻骨铭心的思念。如今社会,而许多老人很久才能见到儿女一次。老人思念,而儿女们却浑然不觉。科技如此发达,家人之间当然也减少了相见的机会,人与人的内心之间之间仿佛隔了一层厚厚的屏障。这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中那份平淡却又深刻的情感,是现代人无法体会的吧……试问,在这个交通十分方便的时代,多远的距离都不成问题。但是在身体靠近的同时,我们的心灵也同样靠近了吗?我认为没有!我们的心中,怕是已没有这本书中杨绛老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了吧!
如今斯人已去,但钱钟书与杨绛先生一家给予世人文学、精神上的财富是令人永远铭记在心里的。他们的作品在闲暇时刻翻阅,心中会获得一片宁静,时翻时新,大有所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