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陵墓
1.地下埋葬制与墓室
(1)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社会进入氏族公社后,同一氏族的人生前死后都要在一起。
(2)父系氏族时期
①特点埋葬制上也打破了以往死后必须埋到本氏族公共墓地的习俗,出现了夫妻合葬或父子合葬的形式;出现了墓穴和棺椁。②代表墓葬属于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的山东泰安大汶E1墓葬中,出现了土穴木板的墓室和用原木铺构的木椁。
(3)商周时期
①特点奴隶主阶级高规格的墓葬形式,已出现了墓道、墓室、椁室以及祭祀杀殉坑等。
②代表墓葬在商都安阳殷墟发掘的“武官村大墓”和“妇好墓”。
③西汉以前帝王、贵族用木椁作墓室的两种形式
a.用木枋构成箱形椁室1至数层,内置棺。
b.另一种是用短方木垒成墓的“黄肠题凑”,内置棺及葬品。
(4)战国时期河南一带开始用大块空心砖代替木材作墓室壁体,甚至用这种砖作墓顶的盖板,在中小型墓中,大块空心砖墓盛行一时。
(5)汉代
①特点
第一,东汉代之而起的是小砖与拱顶墓室。
第二,拱顶墓室在西汉中叶开始发展起来,东汉以后,成为墓室结构的主流。
②汉代砖拱技术的特色
第一,砖型多样,除空心砖、条砖外,还有各种楔形砖、企口砖,呈现出制砖技术方面活跃的创造力。
第二,发展无模架施工。
(6)西汉末年以后
①穹窿发展成为独立的结构。
②由于提高墓室空间和无模施工的需要,穹窿顶的矢高逐渐增大,外形接近于陡峻攒尖顶。由此进一步发展,就出现了叠涩砌的穹窿顶,砖缝都成水平状,更便于无模施工。
(7)唐、宋时期墓中穹窿结构用得比较广泛。
(8)明、清时期墓室以中间3进为主,用石作拱券结构,形成豪华的地下宫殿,且更讲究棺椁的密封与防腐措施。
2.地上陵台、因山为陵与宝城宝顶
(1)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
①墓葬制中地面出现高耸的封土。
②随着浙江余姚良渚大墓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被辨识之后,地面有人工土墩(坟山)的历史推前了1000多年。(2)“陵”
①“陵”的由来由于存在高崇的封土,墓的称谓发生了变化,由“墓”发展为“丘”,最后称之为“陵”。
②南北方的陵台
a.南方地区北江陵天星观一号大墓,墓上残存的坟丘呈覆斗形,高达9m以上,底座长宽达30~40m。
b.北方地区
燕齐等国的墓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燕下都和山东临淄故城的一批墓葬。临淄故城残存的战国时代高大的土冢就数以百计,郎家庄一号墓封土高达10m以上;燕下都规模最大的是战国早期的16号墓,地面残存覆斗形,高达7m,长宽30余米。
(3)代表性陵台
①秦始皇营骊山陵,大崇坟台。汉因秦制,帝陵都起方形截锥体陵台,称为“方上”,四面有门阙和陵墙。
②汉文帝灞陵,依山为陵,目的为防日后被盗,是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
③南宋陵墓在浙江绍兴,属浮厝性质,极为简陋。元帝葬漠北,不起坟,也无标志。
④明代考陵则有创新,地下宫殿上起圆形坟称宝顶,以适应南方多雨的地理气候,便于雨水下流不致浸润墓穴,且用墙垣包绕,称为宝城。至此,地面陵体完成由方形土台、土山向圆形人工构筑物之技术和形象上的转变。
3.陵园建筑
(1)不同时期的陵园建筑
①商代陵墓
a.特点不起坟,深埋,但墓顶可能有享堂。
b.代表陵墓妇好墓口地面排列有比较规整的柱洞,柱洞底部有卵石作为柱础,柱洞外侧还有成行的挑檐柱的柱穴。
②战国时期
a.中山王臀墓中出土的铜版错银兆域图,表示了陵墓的总平面布置:王、后、夫人五墓横列,墓上各有享堂,五堂立于同一土台上,其外有两道宫墙环绕。
b.辉县战国墓也是3墓横列,上建享堂3座,外绕围墙,这种数墓(堂)横列的布置可能是当时流行的形制。图4-22 战国中山王墓兆域图
③汉代陵园
a.特点
第一,陵园建制基本依袭秦制。
第二,陵中设庙和寝两部分,仿宫中前朝后寝之制。
第三,庙中藏神主,四时致祭;寝中有衣冠、几杖等生前用具,亡帝的宫人则在陵园守陵,一如生前具妆、上食。
第四,汉代贵族官僚的坟墓也多采取方锥平顶形式,墓前或置石享堂、石碑、石兽、石人、石柱、石阙。
b.代表陵墓现存山东肥城孝堂山石墓祠、四川雅安益州太守高颐墓石阙、北京西郊秦君墓表、山东曲阜鲁王墓前石人(府门之卒)和为数较多的石辟邪和墓碑,都属此类汉墓遗物。
④南朝陵墓
a.特点帝王陵墓神道两侧立碑、神道柱、麒麟或辟邪各一对,享堂已不存,规模仅及汉代贵族、官僚的墓制。
b.代表陵墓梁侍中萧景墓的辟邪与墓表最为优秀,是南朝陵墓石刻的代表。
⑤唐代陵墓
a.因山为陵,供食不便,遂将献殿建于陵园南门内,相当于庙,称上宫,而在山下设下宫寝,以便供食,从而成为上、下宫制。
b.唐陵布置继承汉代陵门四出的格局,但陵前神道加长,门阙及石像生增多。c.是宋、明神道布置的蓝本。又仿汉制,陵区内多设陪葬墓。
⑥宋代陵墓
a.茔地都自南向北坡下,陵台处于低处,不利于排水,缺乏庄严气势。
b.北宋诸陵,集中一区,便于保护,宋时此处专设一县,名永安,负责护陵。
c.各陵布局大体是:陵台为方锥平顶土台,四面有陵墙、门、角阙,南面为神道,神道两侧有阙两对以及石望柱、石人、石兽,相对而立。
d.陵台到神墙南门中间的空地为献殿的遗址,又称上宫。陵的西北,是皇帝死后供其灵魂衣食起居的地方,称为下宫。
e.整个陵区遍植松柏枳桔,并以荆棘为篱。
⑦明代陵墓
a.特点
第一,因山为陵,陵区集中,神道深远,遍植松柏,都是传统旧法。
第二,陵体、祭祀建筑串联在轴线上,且致祭区形成院落二进或或三进,更加突出了朝拜祭祀仪式的重要性。
b.代表陵墓孝陵,
第一进陵门内为神厨、神库;
第二进棱恩门内为棱恩殿;
第三进内红门内为石几筵(五供座)与明楼。
⑧清代陵墓陵制大体沿袭明制,但各陵神道分立,有的后妃另建陵墓,与明陵稍有不同。
(2)代表性陵园
①秦始皇陵
a.地理位置秦始皇陵在陕西临潼骊山北麓,总面积约2km2,,周围有陵墙二道环绕。
b.风格特征陵台由三级方截锥体组成,最下一级为350mx345m,三级总高46m,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人工坟丘。
c.遗存遗迹20世纪70年代在陵东1.5km处发现的秦兵马俑和铜马车。兵马俑估计有陶俑、陶马七八千件,至今只完成了局部发掘。陶俑队伍由将军、士兵、战马、战车组成38路纵队,面向东方。兵马的尺度与真人真马相等,兵俑所持青铜武器仍完好而锋利。
②汉武帝茂陵和汉宣帝杜陵
a.地理位置
西汉11个皇帝陵均在汉长安附近,其中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元帝渭陵、成帝延陵、哀帝义陵和平帝康陵分布在汉长安城以北的咸阳原上,文帝灞陵和宣帝杜陵分别坐落在汉长安东南的白鹿原与少陵原上。
b.武帝陵陵区地面部分现存有方上、四面门阙与周垣的残迹,平面布置仍是以方截锥体为中心,四出陵门。
c.霍去病墓在武帝东侧,仅存方上及陵上石刻10余件。石刻有虎、羊、牛、马等,手法古拙,其中以“马踏匈奴”最为著名,是中国早期石刻艺术的杰作。
d.宣帝杜陵
第一,因位于秦汉时“杜县”以东而得名。
第二,杜陵封土形如“覆斗”,高29m,底和顶部平面均为方形,边长分别为172m与50m。
第三,封土夯筑,顶部平坦,无建筑遗迹。
第四,陵墓四面正中各有一条墓道,四条墓道的大小,形制基本相同。第五,陵墓周围筑有墙垣,此即帝陵陵园,或谓“杜陵园”。
第六,陵园四面墙中各辟1门,4门与陵墓封土正中的墓道相对。4门大小、形制基本相同,门址面阔82~84m,进深20~22m,时称“司马门”或“阙”。
第七,帝陵的寝园位于陵园东南,包括寝殿和便殿。寝殿是主体,既有殿堂,又有众多房屋和庭院,还有用于储藏的小房子及窖穴。后陵寝园规制略小于此,置于西南角。
③唐乾陵
a.地理位置唐帝陵墓分布在渭水以北的乾县、醴泉、泾阳、富平、蒲城一线山区。乾陵为唐高宗李治之陵,在乾县以北,依梁山而建。
b.选址特征梁山前有双峰对峙,高度低于梁山,乾陵墓室藏于梁山中,而利用双峰建为墓前双阙,使整个陵区显得崇高、雄伟,选址极为成功。
c.建筑布局
第一,阙内神道两侧分立石柱、飞马、朱雀、石马、石人、碑、蕃酋群像、石狮等。
第二,陵前共有三对阙,最外一对阙在山下神道南端,中间一阙在双乳峰,最后一阙在朱雀门前。
第三,阙的形制是在夯土台上立木构的“观”,在懿德太子墓内甬道壁画中可以看到这种阙的完整形象。
第四,山下有陪葬墓17座,已发掘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三墓。
④宋永昭陵
a.地理位置北宋陵区南对嵩山,北俯洛水,地处黄土平原地,较集中地分布在东西约1Okm、南北约15km的地段里。
b.建筑特征
第一,永昭陵是宋仁宗赵祯的墓,规模较大,陵台及石刻尚较完陵台及石刻尚较完整。
第二,陵台为正方形截锥体,成阶级状,底宽55m,南北长57m,高22m。四周有神墙围绕,神门四出,四隅有角阙,门外各置石狮一对。
第三,南面神道有阙二对,一称鹊台,一称乳台,现仅存夯土台,轮廓已不清,难以推测原貌。
第四,乳台之北为望柱一对,再北依次为象、瑞禽、角瑞、伏马、虎、羊、外国使节、武臣、文臣,其中石刻人物神态各异,仍不失为较好的作品。
第五,后陵在帝陵之后,规制稍小。
⑤明十三陵
a.地理位置
第一,明太祖孝陵在南京钟山南麓,开曲折自然式神道之先河,并始建宝城宝顶。
第二,永乐以下诸帝,除景泰帝葬于北京西郊外,其余十三帝都葬于北京北郊昌平天寿山麓,统称十三陵。
b.陵墓选址十三陵以天寿山为屏障,三面环山,南面敞开,形势环抱。神道南端左右各有小丘,如同双阙,使整个陵区具有宏伟、开阔的气势,选址极为成功。
c.建筑布局
第一,十三陵总神道稍有曲折,长约7km。
第二,最南是5间11楼的石牌坊,建于嘉靖年间,坊北1km余是陵园大门(大红门),门内有碑亭,置神功圣德碑,亭外四隅有华表四。
第三,亭北是石望柱,后有石兽12对,文武臣石人6对,再北是龙凤门。
第四,十三陵以永乐帝的长陵为中心,分布在周围的山坡上,每陵各占一山趾,其陵门、享殿(棱恩殿)、明楼的布置大体参照长陵制度,而尺度则较小。
第五,陵的布置,陵体称宝城,正前为明楼,楼中立皇帝庙谥石碑,下为灵寝门。明楼前置石几筵、二柱门,前为陵寝门,又前为祾恩殿、祓恩门。
第六,长陵的棱恩殿面积和故宫太和殿相近。殿内有32根楠木柱,直径达1.17m,高12m,是现存古代建筑中罕见的。
第七,定陵的地宫埋于宝城下约30余米处,用白石作拱券顶结构,墓室以中间3进为主,后进是帝后棺室;两侧各有纵向的东西配室,组成各室相通的地下宫殿。
⑥清昌陵
a.清朝陵墓分布
第一,清朝入关前,帝王陵墓在东北地区共有三处:永陵(辽宁新宾)、福陵(辽宁沈阳东郊)、昭陵(辽宁沈阳北郊),又称盛京三陵。
第二,清帝入关后,陵区为河北遵化的东陵和距北京西100多公里的易县西陵。
b.清朝陵墓概况
第一,东陵包括5座帝陵:孝陵(顺治)、景陵(康熙)、裕陵(乾隆)、定陵(咸丰)和惠陵(同治);3座后陵和5座妃园寝。
第二,西陵包括4座帝陵:泰陵(雍正)、昌陵(嘉庆)、慕陵(道光)、崇陵(光绪);后陵3座和妃园寝3座。
c.清昌陵地理位置嘉庆帝昌陵所在的西陵,位于群山环抱之中,林壑幽深,岗阜无数。
b.建筑布局
第一,其北为石拱桥、望柱和石像生,石像生成行侍立于神道;再北为三孔桥、碑亭;东偏北为神厨库区;中轴线上碑亭后以隆恩门为界,环以方整的围墙。
第二,墙内有两重院:
第一进院内为隆恩殿;
第二进院以琉璃花门相隔,内有二柱冲天牌坊和石五供,后为方城明楼、哑巴院和宝城宝顶;宝顶下为地宫。
第三,墙内外和宝顶上松柏繁茂,使整个昌陵置于苍翠绿色之中。
c.昌陵特色
第一,隆恩殿内大柱包金饰云龙,金碧辉煌,地面除槛垫石和中心石外,不用金砖,而用贵重的花斑石墁地,豪华富丽。
第二,排水系统十分讲究,除地宫、宝顶、内院、殿下有排水孔、排水沟外,还将院内、院外的水联成一个相通的水路,俗称“马槽沟”。东西马槽沟设在东西砂山以内,尤为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