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地读完了这本《査令十字街84号》,说来惭愧,最初设想的是拿到它的第一时刻就立马阅读,因为随书附上的几位作家的书评实在太具吸引力,于是就生出将书一口气读完的念头。可最终还是在3段间隔的时间里读完了它。其实,书的篇幅不大,如果像这本书的作者海莲.汉芙那样对书有着如饥似渴般的热爱,不被其他琐事所干扰,我想一个晚上的时间就能读完,还能额外拥有几个小时的充足睡眠。
得知这本书是一篇文章的推荐,后来听说,中国的一部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就是参考了《査令十字街84号》。没有提前去网上看这部电影,毕竟对于之前那个想省事的我来说,通过电影了解书本的内容,仅需一个多小时,最多两小时足矣。可如今,我只想从一切事物的源头开始,认真地去了解,去体会,去感受他们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它的设计着实让我欢喜了好一阵,因为在这之前,从没买到过一本令人冲动地想要珍藏的书,当然,除了《红楼梦》。质地厚实的白色封面上方的三分之一处,是被翻译后的书的中文名“査令十字街84号”和英文名“84,Charing Cross Road ”,下面是作者的英文名“Helene Hanff”、中文名海莲.汉芙及将原版书翻译成中文的译者陈建铭的名字。封面的正中间,印着一家英国书店的外景缩略图,正是书中提到的英国伦敦査令十字街84号的马克斯和科恩书店。看着这张小小的图片,如同来到了这家店的门前,想象着当年海莲.汉芙与这家书店之间长达20年的书信往来的细枝末节。
小心翼翼地翻开封面后,是一张麦穗颜色般同样质地优良的内页,继续往后翻上3页,就会跳出来这样一段话“你们若恰巧路经査令十字街84号,请带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这段话包含了多少内容?作者又为何写出这样的一段话?査令十字街84号与作者之间发生了什么?带着一系列的疑惑,开始了这本书的阅读之旅。
海莲.汉芙,也就是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常年居住在美国纽约市的剧作家,靠为剧团修改剧本生存。微薄的收入勉强让她付得起房租,但就是在如此拮据的生活状态下,她依旧花“巨款”买书来看。读过此书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海莲是一个视书如命的人,台湾一位女作家三毛也是这样一个爱书之人。正是因为支付不起纽约昂贵庸俗的古旧书费,又正巧从《星期六文学评论》中得知,在大西洋那边的另一个国度有一家专门搜集古旧书并售卖的书铺--伦敦査令十字街84号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后来被海莲派去伦敦侦察的好友形容成一家“活脱从狄更斯书里蹦出来的可爱铺子”)。
之后,海莲开始与这家书店通过书信往来,将50多本代表着英国文学的书籍收入囊中。这些原本常人看来很普通的商家和消费者以购书为目的的书信往来,在20年的悠长岁月里,逐渐形成了一座为珍贵情谊而搭建的桥梁。一段书缘,一段情缘。
只要海莲来信说,需要哪些英国作家的书籍,马克斯和科恩书店负责搜集古旧书的弗兰克,这位矜持稳重的英伦绅士,为海莲寻旧书20年的谦谦君子,总能在或长或短的时间里淘到,并将书寄到海莲所在的纽约公寓。也正是因为这些书信往来,弗兰克逐渐了解这位购书者的嗜好,知道哪些古旧书符合她的口味。海莲只喜欢看那些曾经被人购买和阅读过的旧书,这些书虽已不如刚买时那般崭新,散发着油墨香,但如果上面有着它们前主人密密麻麻的注解和字迹,那么海莲更会如获至宝,敝帚自珍。因为那样,已然不单单只是一本书,而是一本附有灵魂的书。海莲可以与之前的书本拥有者们来一场激烈的思想碰撞,那感觉岂不是特别得奇妙。
后来,因为海莲的善良,常常在自己都过着紧巴巴的日子的同时,不忘给书店的店员们寄去火腿、鸡蛋和香肠,(五十年代初期的英国百废待兴,物资实现配给制,店员们常常吃不到新鲜的鸡蛋和“完整而大块”的肉),书店的店员们以及弗兰克的妻子诺拉都会时不时地写信感谢海莲。这份情谊不光是海莲和弗兰克之间,显然已经延伸到了整个书店和周围的朋友之中。书信当中,大家多次邀请海莲来伦敦做客,想要当面感谢和盛情款待她。可期间由于种种原因,整整20年,海莲都不曾去到那个在她梦中出现过无数次的査令十字街84号。她曾多次想象着能够亲眼看一看仅仅在电影中出现的伦敦街景。
那一道长约一公里许的蜿蜒市街,南段直抵泰晤士河,此处有着最漂亮的査令十字街车站,如一个美丽的句号,往北路经国家艺廊,穿过苏活区和唐人街,旁及柯芬园,至牛津街为止,再往下就是托登罕路,很快就看到了著名的大英博物馆。而海莲的那家书店恰恰就在这样的一条街上,如何不她令心驰神往。
汉芙在写给朋友的一份信中,如是说:“记得好多年前有个朋友曾经说:人们到了英国,总能瞧见他们想看的。我说,我要去追寻英国文学,他告诉我:‘就在那儿!’。”
然而,直到1969年1月份,收到得了腹膜炎的弗兰克去世的消息,汉芙也没能与那些大洋彼岸的朋友们相见。后来,店铺随着书店的主事者陆续亡故而歇业,年轻人们也不愿从事这样一份搜集古旧书籍的职业,书店最后一度由“柯芬园唱片行”承接。
虽然,如今査令十字街84号已不再是从前的那个马克斯与科恩书店,也没有人再去搜集古旧书籍,但幸好海莲和这家书店的一份份往来书信还存留着,后来被海莲整理成书,我们现在才能幸运地读到这些另人动容的文字。这些书信的主人公不曾见过一次面,却给了我们一种多年未见的挚友之间日常问候般的错觉。真的很难想象,从一开始的陌生人,只凭着一行行静默的文字传达,这份异国情谊整整持续了20年之久。而且,汉芙在书信中,毫无保留地深称弗兰克是最懂她的人。双方从未见面,是如何做到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我想这应该是书本的力量,是文字的魅力吧。
读完这本书,我一直在想,这一生,是否也能如汉芙那般幸运,因为书,因为文字而获得一份真挚的情感。或许这只是我的奢望罢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与人之间仅存的那一份感情早已被金钱被物质所代替,人们追求的不再是精神的满足,而是那些今天属于我明天可能就会失去的身外之物。
海莲虽然一生过得并不富裕,甚至穷困潦倒,终身未嫁,但我知道她的内心是富足的,精神是饱满的,那些满架子的书籍早已深深地流进了她的血液,深入到她的灵魂之中,这一生,她唯一遗憾的应该就是未能与弗兰克以及书店的员工们见上一面。所以,海莲才在写给好友的书信中说道:“你们若恰巧路径査令十字街84号,请带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谨以此篇拙文献给同样热爱书籍,热爱文字的你们!
文末附上海莲的书信一份
亲爱的凯瑟琳:
我正在整理书架,现在抽空蹲在书堆中写信给你,祝你们一路顺风。我希望你和布莱恩在伦敦能玩得尽兴。布莱恩在电话里对我说:“如果你手头宽裕些就好了,这样子你就可以跟我们一同去了。”我一听他这么说,眼泪差点儿要夺眶而出。
大概因为我长久以来就渴望能踏上那片土地。。。。。。我曾经只为了瞧伦敦的街景而看了许多英国电影。记得好多年前有个朋友曾经说:“人们到了英国,总能瞧见他们想看的。我说,我要去追寻英国文学,他告诉我:“就在那儿!”
或许是吧,就算那儿没有,环顾四周。。。。。。我很笃定:它们已在此驻足。
卖这些好书给我的那个好心人已在几个月前去世了,书店老板马克斯先生也已经不在人间。但是,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好路经査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海莲
1969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