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喜欢用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去言论西游,我也很喜欢,毕竟故事里充满了跌宕起伏和神幻传奇,这对每个孩子都是无法抵抗的吸引。但我更喜欢的,是希望把他们回归给生活,从生活里发现一些提醒吧,比如唐僧...
大家都在说唐僧如何智慧,如何冷静,如何慈悲,如何统领,其实大家有没想过,唐僧为何要去取经呢...
是的,皇帝以各种使命授予于他,众生以水深火热触动着他。他为了奉承皇命,为了普渡众生...
但当我窥视内心,以心度腹去猜想时,我斗胆去疑问,会不会还有另一种可能呢...世间苦乐,自有其因果,众生轮回,自有其规律。假如三界有序,那大唐盛世之下,又何须去吹毛求疵,何须去佛法度化。所以也许唐僧有万千个客观理由使得他势必此行,但我想,他内心真正的认可,也许是来自于他对自己得道超脱的追求吧,或者说,这才是他最根本的原因吧...
唐僧从来就知道自己与众不同,从来就知道自己终非池物。他知道安逸现状无法满足他的修炼,功成名誉无法成就他的境界,大成必经苦难,大器必需万劫,于是他选择去历练,他选择去折磨,他为的是在这千百劫难中寻找真实的自我,为的是在这生死边缘上探索生命的另类。
所以我想,也许在他内心深处真没那么伟大。只是他也知道,人一生的追求里,总得需要某些理由去坚持,而理由越是客观宏大,坚持的毅力便越是坚韧不拔。正如你说为谁而奋发时特别能坚持,但如果你说为自己提升而奋发时往往都容易不了了之。所以尽管奉承皇命与普渡众生,只是堂而皇之的借口,只是妆容点缀的袈裟,但他还是需要这样一个华丽的理由...
你说这是人性阴暗吧,但这也无关品性,只是个人选择与众生利益平衡了而已,而这也就注定了光环,注定了光芒...
然而很奇怪,他许众生承诺,他为众生而行,但他却从不在意生死,从不珍惜其身。为何唐僧又从来都从容不迫,冷静慈悲呢,难道他真的从不恐惧死亡,从不恐惧威胁吗。那他为什么从不闪躲,从不挣扎呢...
这当然是因为故事主角论的原因了。但我想,更贴近今天生活的理解和类比的,那应该是因为他的信念吧!我们今天讲很多自信,俞敏洪也说马云,自信到无与伦比,便强大到无可匹敌。唐僧的信念,让他始终能坚定的以为,他的理念才是至高无上,他可以控制甚至改变别人的信念,他可以通过意识去化解一切劫难。在他看来一切行动都不过是意识支配,而一切意识支配都不过是互相感召。他信仰至上,他笃信天命,有什么能比一个至高信仰还要强大的呢,有什么会让一个天命非凡草率了结的呢,所以,他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所以,他还有什么可为的呢...
于是有朋友过来问我,假如我是唐僧,我去不去取经。我说当然会去,因为对我而言,生活的历练和生命的体验,比起生命和爱情的本身,更有意义。
只是我不会为了完美而取经,不会为了取悦世人而取经,也不会带着冠冕堂皇的理由去历练这一生,因为我相信你们,相信你们能理解我的冲动,相信你们能在我放任自流的这一生里,依然支持我...
而我更不会信念至上而无动于衷这一路上的惊涛骇浪与风云暗涌,因为为了你们,为了家人,我会恐惧而谨慎,我会担忧而珍惜,未来的一路,我会勇敢前行,我会好好照料...
你为众生而躬行,我为此生而坚持...你因信念而无为,我因牵绊而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