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 第187封信丨成功并不难,在于少犯错误
有阵子没聊教育的话题了,这周我将用五天的时间分别和你聊聊成年人教育和子女教育。今天我们先用有关成年人教育的话题对这周的内容做个开场,来聊聊过一个好的生活是否有捷径。接下来的四天我们再聊聊子女教育的话题。今天很多人看到北京、上海等城市那么高的生活成本开始担心,以今天自己的这点工资,何时才能买得起房子。假如一对清华和北大毕业的学生加在一起有50万的年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还有40万,然后再扣除各种花销,能剩下20万就不错了。今天北京四环附近的房子要1200万,按照这样的收入攒钱,20年才能付得起首付。这让年轻人不禁焦虑起来。就算有亲朋好友帮助,几年下来凑够了首付买得起房子,将来恐怕也养不起孩子。很多人一想到房价,就开始把自己所有的开支都降低到最少,让自己的父母把不必要的开支缩减,小两口加上双方父母三个家庭开始攒钱凑首付,甚至还真有一些人就通过这种方式,买到了房子,那些故事听起来很励志,但我更觉得是心酸。其实,即便生活在北京这种城市,也没有必要如此地担心,上面那种节衣缩食的年轻人,其实路走错了,当然在那个背后是看问题的方向完全错了。世界上有两种比赛,一种是比绝对成绩,比如你自己跑长跑。今天3000米的成绩是15分钟,一年后进步到14分钟,这种比赛是靠硬拼成绩。不过大部分人如果想跑进10分钟,就不大容易了,这时很多人会很郁闷。还有一种比赛是比相对成绩,只要比对手强就好,而这种比赛获胜的关键在于比对方少出错,万一要是出错了,最好早点出,这样还有改正的机会。这种比赛总的来讲比的是防守。凡是NBA的球迷都知道这么一句话,“得分靠进攻,但是赢得比赛靠防守”,很多对抗型的体育项目都是如此。我在大学时打羽毛球,在整个清华是前三名的水平。羽毛球进攻固然好看,但是靠一次劈杀把对方抽死的可能性极小,最后其实大家都在拼消耗,每一个球的回合特别多,谁出现失误了,就要输掉当前的球,谁体力不支了,就要输掉比赛。刚开始打羽毛球的人都喜欢进攻,因为那样过瘾,有经验的人,都喜欢调动对手,让对手失误。从进攻到防守,体现了一个人对这项运动的理解。类似地,在足球中,看意大利队比赛有点枯燥乏味,因为它大部分时间在防守,但是它的成绩并不差。相反,南美洲的足球注重进攻,看起来很漂亮,但是常常漏洞百出。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想的只是如何赢一个球,而不是整场比赛。人生是一个持续时间特别长的比赛,我们大部分时间并不需要关注“赢”这件事,而只要不输就可以了。比赛进行到半场的时候,很多对手就弃权了,或者失去了比赛资格,最后剩下来的就是赢家。如果我们以这个心态看待北京的房价,大家的策略就完全不同了。大家不需要再盯着自己的工资单,而是确保自己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里,贡献和收入成为前1/4的人。北京和上海的房价再贵,也需要让它的贡献者住得起,否则没有人贡献,这个城市就会衰落,房价就会下跌。房价之所以撑得住,是因为有很多贡献者。因此,大家唯一要做的是,确保自己的贡献在前1/4。在北京或者上海成为前1/4的人难不难,其实并不难,因为大部分人不仅缺乏长跑的耐力和耐心,而且跑步姿势非常难看,跑得非常累,这样他们会自动退出比赛,给那些有耐心的轻松运动者腾出位子。我们不妨看看今天城市里一般年轻人学习和工作的轨迹,就能发现大部分人的问题所在。在中学里,父母给他们非常多的压力,告诉他们要好好读书,上一个好大学,上了好大学就有前途了。很多孩子也确实很努力,而且为了分数,从小就牺牲掉很多生活乐趣。这是一群在马拉松比赛中一开始就咬着牙用百米冲刺速度跑步的人,他们的姿势可能难看无比。我权且算这些人考上了一个还不错的大学,他们第一阶段的目标100%实现了,但是,接下来又能怎么样呢?每个进入大学的人都会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憧憬,但是到大学毕业时,实现自己憧憬的人恐怕连一半都到不了。如果再过5年,让他们回想一下大学的生活,他们会发现自己的问题,会发现自己犯了很多错误。很多人在面试不通过时,才想到在学校里应该练习一下表达能力。到了单位里发现很多简单的任务无法完成时,才想到过去似乎不应该为了考试成绩而忽视实验和实习的训练。在不小心得罪了同事后,才体会到应该在交往时考虑对方的感受。不过,年轻人总还是有改正的机会。接下来生活的压力来了。因为太穷,所以就会整天为生存而奔忙和劳碌,每天所想到的就是简单的生存,长此以往,便没有了时间去想任何其他的事情。当人们偶尔抬起头看到周围有人从身边超越过去,并不知道那些人是如何完成的,而自己只能使用非常吃力的姿势拼命跑,可能力量用了不少,但是跑得并不快。再过一段时间,可能自己实在跑不动了,只好寄希望于下一代,这批人实际上就是我讲的那些退出比赛的人,当然他们通常会将自己的压力也全部压到了下一代身上。这些“大部分的人”犯了什么错误呢?简单地讲有四个。首先,他们以两个静态的观点看待未来。第一个是以今天的收入考虑未来的消费。回到30年前,北京人普遍的工资水平每年只有1000元左右,但那时绝大多数人都想象不到今天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收入可以是那时候的100倍,而稍微有点出息的人,收入可能是那时平均工资的500倍。今天,很多人以当下的收入水平,对比房价,感到焦虑,但是他们忽视了自己可能上涨的空间。第二个静态是以今天的能力应对未来的挑战。很多人觉得自己大学毕业了,所学的知识就能够应付工作的需要,其实这远远不够。且不说很多知识出了校门就没有了用途,即使有些还有用,也不过是能够保障低水平重复性的工作而已,对未来的认知是需要不断学习的。所幸的是,大部分人走不出这静态的圈子,也就是说他们打球常常失误。如果我们能够走出这两个静态的圈子,就已经比周围的人有很大优势了。任何一个城市都会为它的贡献者提供生存空间,只要做到前1/4,就不用焦虑了。当我们不再焦虑,不再盯着每个月的工资单时,我们就能想更多更大的事情了。人只有以发展的观点看待未来,才有资格拥有未来。第二个错误是积攒资源,而不是利用资源。我在之前讲“金钱观”的信中(第154和第155封信)说,攒钱是成为不了富翁的,只有赚钱才能成为富翁,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道理。这并不是说攒钱是错误的,关键的问题是钱作为一种资源,只有使用,才能带来更多的钱。其实不仅钱是如此,任何资源都是如此。很多人考虑着学习,常常去充电,但是充了电干什么用,却没有仔细想,更没有付诸行动去使用。这就如同一些女生,买了些很贵的衣服和首饰,却天天放在衣橱里舍不得用一样。一些人和我讲,想再读一个硕士,甚至出国读一个硕士。我问他们目的是什么,他们说还没有想清楚。我说没有想清楚的话,读完了又怎样,最多算是买了些没有用的东西攒在家里,而读那些该被淘汰的、没用的专业更是如此。(当然,如果为了提高自己的素养,倒不算是浪费。)第三个容易犯的错误是太在意一时的得失。我发现很多人辞职换工作,并非因为新的工作更好,仅仅是因为在原单位没有被提拔受了点委屈而已。这就如同打羽毛球比赛时,输了一个球就放弃掉一场球,要求重新开始一样。要知道,一盘比赛有21分呢,输掉一两分并不会对最后的结果产生太大的影响。人在一个单位里,会有周围的同事在某段时间做得比自己好,提拔得快,但是请大家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不能永远保持一个紧张状态,大部分人会在比赛中出现失误,这就给心平气和,少犯错误的人以赶上去的机会。第四,虽然马拉松可以分解成400多个100米的比赛,但是每一个100米并不是独立的,因此,跑当前这个100米的策略不是让它的成绩最好,而是为了让全程的成绩最好。每个人财富的增加,应该是随着经验的积累指数增加的,如果做不到指数,也要做到平方关系。但是很多人只能做到线性增加,因为他前面的工作对后面没有帮助,每次都是从头开始。一味盯着当下的利益,就会让人在思想上变得极其吝啬,这会让人获得贫穷的思想,也就永远没有发财的机会。我不止一次地批评那些“抢月饼”的人(详见第19封信丨有小聪明没有智慧的人),不在于他们这件事情本身的对和错,而在于鼠目寸光。当我们和一些经常走错棋的人下棋时,不需要棋艺有多高,只要少犯错误,等着他们出错,我们就获胜了。在学业、职场以及生意场上的竞争也是如此。我们的身边其实大部分人都是经常走错棋的人,因为一分而放弃一场比赛的人,把马拉松当作百米比赛的人。因此,我们不必担心将来能否在北京跻身前1/4,而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只要逐渐做到这一点,买房子就不是问题。一个人所具有的思想和对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他将来是否可以拥有财富。贫穷的思维,是造成贫穷的真正原因。
万维钢答熊逸 “读书”和“精英”到底有多大关系
“读书”和“精英”到底有多大关系。我总爱鼓吹读书的好处,认为精英必须得有先进思想。而熊老师也不是那种专门谈论冠冕堂皇的圣人之道的假道学,说的非常实在 —— 普通人心目中的精英,就是掌握了核心资源,在食物链上排序靠前的人。所以这个问题就是读书到底有啥“用” 。如果读书有用,为什么有些书读得多的人混得并不好,而有些混得好的人根本不读书?有没有可能,读书和精英的相关系数,其实比较低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一个食物链上排序不怎么高的人,不好好琢磨挣钱,去读什么《春秋大义》,这不是缘木求鱼吗?这个问题,是每个读书人都得面对的问题,不能因为我们痴迷于读书就不问有没有用。想明白这个问题,爱读书的才能读得心安理得,不读书的也是理性选择。我以为,这个问题得从三个方面考虑。
1.食物链、智识链和幸福链
熊老师说的不错,的确存在一个“食物链”,每个人在这个食物链上的地位,取决于他掌握的资源。资源不一定是钱,更可以是权力,还可以是过硬的社会关系、独一无二的技术、出众的美貌、影响力巨大的名望等等。正如李斯说的两种老鼠的故事,人有了资源,才能有恃无恐。如果有哪个学问说这些都不重要,你只追求内心纯净的精神就行,我看那肯定不是好学问。但是也没有哪家正统的学问说,别的都不重要,你就专门研究怎么提高自己在食物链上的排名就行。这又是为什么呢?一个重要原因是,你在食物链上的排名,基本上不是你自己能决定得了的。我们专栏解读过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的《成功与运气:好运和精英社会的神话》这本书,我们知道所谓“精英”们之所以成功,既不全是天赋和努力,也不全是关键时刻理性选择的结果,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气。家庭出身很重要,在合适的时机选择了合适的行业很重要,一些非常偶然的因素也很重要。所以这条食物链的逻辑远远不是谁努力谁就能占据一个好位置。所谓“精英社会”,是一个神话。那么掌握优质资源的人,是不是都值得被称为“精英”,就是一个问题了。食物链排名对个人相当不可控,但是还有另外一条链可以追求,我们不妨称之为“ 智识链 ”。智识,就是智慧和见识。智识不是一种资源。资源可以赠送,可以继承,可以一出生就有,智识不能。资源可以出售变现,智识不能直接换成钱。智识是“三观” —— 对世界正确的认识,对人生合理的安排,知道什么东西是好东西;智识还是历史的经验和做事的手段。食物链上排名高的人可以威逼利诱食物链上排名低的人,智识链没有这么厉害的效果,但是高下之分也很明显。还有别的链。社会复杂多元,并非是所有人都排在一条链上一个压一个。食物链和智识链之外,至少还有一条“ 幸福链 ”。我既不追求富贵也不追求见识,我就想看看电视剧打打游戏了解一下明星八卦过好自己的小确幸,你再厉害又能奈我何?所以人生大概有好几个维度,我们关心的不仅仅是食物链这一个维度上的位置。在所有维度之中,我个人的偏见,是认为“智识”最值得追求。我认为“精英”的定义,应该看智识水平的高低。首先智识比较可控。读书就是提高智识水平最简单的办法,门槛低收费少,你只要愿意下功夫就可以。当然,读书也有天赋和机遇的问题,但是毕竟比食物链上的爬升容易多了。而且智识水平高的人,也善于在其他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一个人的食物链排名高而智识低,他的地位可能比较危险。美国买彩票中了大奖的人、中国在征地中获得巨额补偿的农民,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财富败光,这就是在食物链上突然攀升之后智识不够用了。如果一个人的智识高但是在食物链上的排名低,他大概不用特别担心。给他机会他会升上去,实在没机会还可以培养下一代。那既然如此,智识和食物链的相关系数应该比较高才对。其实也是比较高的。我们说过《族群心智》这本书,一个国家在国际食物链上的地位,就跟它的国民智商 —— 更确切地说就是国民智识水平 —— 关系很大。从个体而论,人的智识水平和收入水平也是正相关的。社会学家的研究,精英阶层和工薪阶层的思维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相对于普通人,精英更相信规则、更能跟陌生人合作、更善于理解抽象概念、更愿意探索未知、更能承担风险,等等等等。从整体而言,智识水平高的人通常在食物链上的位置也不错。当然这也是相互作用的结果,食物链排名高的人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身居高位而一脑子浆糊的,和见识卓绝而蜗居底层的,都是比较罕见的特例。那为什么有些特别厉害的学者,没有去争夺更大的权力和更多的财富呢?一方面,特别大的权力和特别多的财富都是需要运气和机遇的,他想争夺也争夺不了。另一方面,其中还有一个代价问题。
2.自由、代价和大事
亚当·斯密有个理论,说财富和名望,哪怕是从自利的角度,也不应该过分追求。因为食物链排名是个正反馈的游戏。我们专栏讲过Uber出租车司机的故事。Uber给司机们设计了一个游戏,不论你已经挣了多少钱,不论你多苦多累,你总能看到下一个挣钱目标。人陷入这个游戏就是一个非常痛苦的状态,沉迷了,不能自拔。亚当·斯密那个时代没有Uber,也没有“行为设计学”,但是亚当·斯密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你不管有多少钱,有多大名望,前面永远有更大的目标。每天差一分钟的表已经不错了,你非得想要一个一个月才差一分钟的。拿了银牌已经是万人之上,但是你总想拿金牌。正反馈游戏就好像吸毒一样,排名越高的人需要的剂量也越高,最后必然以失望结束。这就是排名的代价。你要非常辛苦,付出很多牺牲,才能提高排名。那再考虑到幸福链,过分的牺牲可能根本不值得,爬到一定程度停下,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不是更好?智识分子,不应该一味追求食物链排名,还可以追求“自由”。役使别人的能力,由食物链排名决定。但是免于被人役使,一定排名以上的人都可以做到。我们专栏总爱说“自由技艺”,这就是一套统治者和“拒绝被统治”者的学问。我不压迫你,但是你也别想压迫我。不过现代社会,除了官场之类的个别系统,大多数人和人之间都是平等合作的关系,不存在多少威逼利诱。一般人本来就是比较自由的。尤其是发达国家,顶层资源多很自由,底层享受高福利还不用操心,更自由。反倒是中层,一天到晚辛苦工作疲于奔命,名义上很自由,其实享受不到。所以我们还得研究一下幸福链,到底怎么才幸福呢?这又得回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最高一层叫做“自我实现”。熊老师说这个“自我实现”其实就是低级需求的华丽变种,我看很有道理 —— 它们说的都是食物链的地位。比如说有的高官,当官还不过瘾,退休了还得时不时出本书。有的人经商成功还不过瘾,还得追求社会影响力。小官和小商人,一般顾不上这些。我们大概可以说,自我实现,是食物链和幸福链在一个高度上统一了。但是我们也得承认,的确有很多人,是踏踏实实想要做成一件事业,而不单纯追究自己在其中获得什么地位。我看现在关于“幸福”的研究的一个普遍说法,认为这种情况是最高级的幸福 ——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 be part of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 如果你认为这件事特别值得做,那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可以的。有时候你能感到一个使命的召唤,认为自己就应该干这件事才幸福。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谁都不可能对这样的事儿不动心。那如此说来,最有意思的人生就是找到机会去做些大事,你既能感到幸福,又能顺便提升食物链排名。像熊逸老师读遍古今经典,成一家之言,这就是特别大的事儿,也许将来青史留名,谁还在乎他家门口的菜贩儿怎么想?智识,特别有利于做大事。所以就得多读书啊。
3.算法和复杂
要说读书的话,现在有一类书,专门给人生提供解决方案。中国管这类书叫“成功学”、英文说的比较低调,叫“self-help”,分类目录连 non-finction(非虚构) 都不算,有点上不了台面。这些书,是专门研究怎么提高食物链排名的。其实这些书的内容我们专栏有时候就涉及过一些,比如自控力、好习惯的养成之类。但是你得承认,我们说的比较高级,因为我们讨论原理,讲解实验,研究利弊,是把这些内容当“课题” —— 而不是当“课程” —— 说的。我们说的,严格来说是严肃的 non-fiction。而 self-help 类,更简单粗暴一些,是直接给你提供行动指南。但是不管是 non-fiction 也好,self-help 也罢,我要想提升食物链排名,只读这些成功学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读熊逸的专栏,了解《公羊传》和《榖梁传》的区别,搞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呢?我的答案是,如果你只读self-help类,你的最高境界,就是活成了一个算法。给你一个任务,你知道怎么完成。心中有目标,你知道怎么实现。你知道各种激励自我和自控的手段,你活得非常有效率。但是你是一个工具。因为你只会“执行”。算法的意思,是给定这样的输入,我就产生这样的输出。如果局面是这样的,我就这样做,如果局面是那样的,我就那样做 —— 如果……就……,这就是算法。一切逻辑都清晰合理,这就是行动指南给的东西。你听说一个道理,你问“怎么让这个道理落地”?你想要的就是行动指南,你就是想变成算法。算法,跟精英有本质的区别。精英有决策权。凡是查“如果……就……”表就知道该怎么办的事儿,都不叫决策,都是算法。你知道“应该”攒钱投资,但是你受不了诱惑没做到,那是你的执行能力有问题,跟决策无关。决策,是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没有固定算法,没有已知的对错,这个时候你怎么选择。我们精英日课反反复复强调一句话,是菲茨杰拉德的名言:“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个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世界上很多道理都是互相矛盾的。运气重要还是努力重要?保守好还是进步好?要平等还是要自由?先把国内的事儿办好,还是发扬国际主义精神?这些问题,每一个都能从正反两方面说出很多很多道理来。遇到一个具体事情怎么办,没有固定的行动指南,你必须参考两方面的道理,自己决策。大多数人从小到大,可能根本就没有几次需要做决策的机会,所以决策也可以说是精英的特权。这也是为什么“创业者”其实不需要读很多书,时机到来的关键时刻最需要的不是什么决策,而是执行力,简单粗暴最好。但是事业做大以后,局面越来越复杂,你就得读书了。精英日课正在连载解读一本书,克里斯汀·麦兹伯格的《意会:人文学科在算法时代的力量》,说的就是人文学科的用处。有时候你已经有了主意,可是要想说服别人,还得有专门的学问。这就更得读书,比如《熊逸书院》有篇文章叫《让我们当一次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奸臣吧》,特别精彩,就是用一本《榖梁传》,做一件事正反两个方面都能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像这种熟读春秋的精英,摆弄一个只读过成功学的执行者,不跟玩似的吗?熊逸老师是个厚道人,你要问他为啥要读这些书,他不爱说读这些书有啥用。我更功利一些,特别爱说有用。不过也可能是我更厚道,因为付费专栏的宗旨就是得对读者有用……那到底有用还是没用,还是得用菲茨杰拉德那句话 —— 你得同时容得下这两个相反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