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简书发现已近五个月没更新,完全丧失表达欲的一个周期,好在身边的环境也比五个月前更冷静了些。熙熙攘攘的互联网知识热潮,似乎落下了第一波帷幕,连朋友圈的各类IP文章刷屏,也没以前那么频繁了。
想写字的动因在于读完古典老师的《跃迁》,比我想象中的要好许多,书里谈到三个近段时间我十分认可的点,于是想想,索性就写下来吧。
识别与你能产生关系的知识源头
我记得一年多前知识付费很热时,几个陌生的姑娘加我微信,希望我给她们书单。那时候,我对于这类要求,的确内心是无法理解的。我记得很干脆的和几位姑娘说过,我不觉得有问询别人书单的必要,每个人的书单是和她当下的知识构成、人生经历以及兴趣动机等相关的,贸贸然的询问另一个和自身情况完全不同人的书单,得到的,大概率就像一个和你不来电的对象。
事实上,现在我依然坚持这个观点,当然如果你确实还想要一份书单,我的建议是,先理清自身十分感兴趣或者有刚性需求(譬如职场)的领域,然后再让靠谱的人在相对应的领域内给出几本经典的书籍。一份书单能否发挥作用,首先在于这层关系。
另一个重要的点,《跃迁》里也写道:识别知识的源头。知识付费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人们越来越追逐侃侃而谈的字句。一个经过“推敲”的公众号文章标题,能够让10万加的用户去打开阅读,但你却不知道,这篇文章很可能是经过“设计”的。它也许漂亮,但根本不尊重信息的真实度,更想传达情绪上的煽动力。它尽可能的让自己通俗易懂,但付出的代价往往是高密度和引起真正思考的信息质感。更重要的是,它在传播一些信息的过程中,早已代入作者本身的主观体验和观点,只是二手、三手甚至四五手的信息。
所以,把看这类文章的时间尽可能压缩在碎片化的时间内,把整段整段的时间拿来去啃那些知识源头,才能真正决定一个人的输入质量。源头一定是比较枯燥无味的,但它隐含的知识宽度和深度却是再传播书籍无法比拟的。读《异类》可能比较有趣,但你获得的收获一定不如踏踏实实的读完《刻意练习》。读完《刻意练习》,如果你再愿意把埃里克森早期发表的剑桥手册啃完,你会发现你离精确的信息源头又近了一步。听过去高逼格的词眼也许能让你获得一时的虚荣心,但在源头中获取的大脑碰撞和心流,才是真正让个体成长的。
具备系统思维
《跃迁》里聊到系统思维,也引起了我再一次的思考。我们往往在一个时期内,很容易让自己困在某个微观的点上。越跟这个点死磕,关注点就越离不开它,视野和思考空间随之收缩,困局就这样形成。像我自己也会有这样的体会,比如某个时期一回头,觉得自己怎么就这么蠢,太陷入微观层面了,宏观视野不够。
但系统思维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我们所受的教育在大脑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典型的直线因果关系分析法,常常让我们认为就是一个单一的A导致了B这样的结果发生。但一个系统元素和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整体发挥的作用,是复杂的交互,绝不是轻易的线性思维就能解释。关于系统思维的训练,等自己的体验比较深刻后,再打算详细写一写。
极致的聪明和善良
书里最后这一点让我十分感动,善良这个并不卖座的字眼,真的淡出商业社会太久了。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我的好友Rita曾经给我发来一个IP教人写作的语音课程。很震惊我们的一点是,里面会谈到大众有哪些匮乏心态和思维短板,然后他就大谈如何利用自己对这些心态和短板的识别,一次次的刺激它们来促成商业的购买。毋庸置疑,单听语音,我就感觉到这位IP可能真是一个挺聪明的人,但一个聪明的人,努力去传播如何强化别人的情绪链条和收割智商税,是我所不能认同的。如果每一个IP都在宣扬这样的理念,那所谓的知识付费,不过是一场零和游戏。没有觉察到被收割的人,一直被强化自身的匮乏心态,觉察到机会的人,赚的盆满钵满。
先写到这里咯,在这篇文章里,粗浅的谈了自己特别认可关于《跃迁》的这三个点,顺便诚心推荐下这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