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人间四月天”,可阳光依旧很稀疏。多云转阴的天气,心情很难饱满而热烈,但也还算平静。最近几天吃得很少,也不怎么觉得饿。大概是白天吃得太少,晚上竟然有些失眠。思绪一度在深夜回忆,觉得自己还有那些事情没做好,又要面临一次挑战一样。掐指一算,日子到月初了,大概率是受交这费用交那那租金的影响。
早晨起来,照例是清静的早餐时间。打开手机,各种新奇古怪的信息扑面而来。慢悠悠刷了一阵子,心里忍不住感慨——“这世界终于颠成了我不认识的样子”那么多精力充沛的人,那么多颠覆三观的事,那么多优秀又富有的人,那么多超出认知的事……缓缓抬起头,望向阳台四周。阳台里的花花草草,以各式各样普通的形式,散落在各处。内心突然萌出一个疑惑。我身处的这个世界,真的跟手机里呈现的是同一个世界吗?还是这个世界太大了吧。活了快四十年,好像还是很普通。浑身上下,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很难找到一处过人之处。于是,我开始假装思考,如何定义“正常”这件事。是跟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还是够得上平均水平?从外貌到能力,从智商到情商,各个方面我好像都不太及格。又看到了手机上的推文,说运动能给自己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掉个八到十斤是没问题的。我已经快两年没锻炼了,除了抽一点空隙的时间去附近的地方慢走几下,几乎都不太想动,这也是身心疲惫的一种。心里粗略一算,两年时间连五斤都没减下来。是我太菜?还是他们都太厉害?还是贵在坚持?还是他们经济完全上了轨道,不愁衣食住行?仔细回想,当初决定开始运动的初衷。我最大的目标也只是维持稳定的体重,以及保持健康和生命力。作为一个代谢水平逐年下降的中年岁数男人,已经不太奢求能减肥了。况且,其实体重本身并不是原罪。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看到了太多的“被误以为正常的参照物”。而只有当你的体重,或者是体型,已经严重影响了你的健康,或者情绪和生活状态时,才应该真正被重视。我发现,坚持运动和很多事都一样。越是看着别人厉害,对自己严苛要求,就越难坚持。就像你越是拼命想保持自律,反而越容易有放弃和暴食的冲动。一旦哪次没控制住,就会陷入自责。如此往复,只会加重焦虑和内耗。还不如,试着做回一个“正常人”,接受一些看似不太正面的行为。感觉超负荷,就不必硬撑,暂停一下也没关系。感觉情绪低落,也不必否定自己,允许自己沮丧一阵。
正常人嘛,当然会有不太正常的时候,这都是很正常的呀。当然也要变得更好,把战线拉长,且允许中间有起伏。
走慢一点,走远一点,让自己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