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点评完周日班孩子们的文章已经凌晨三点。
屈指算来,这七天时间里,除了上十几堂课外,剩余的课余时间,我几乎全部花在了点评一百多位孩子的文章上。身体极度疲惫、精神极度脆弱。莫名愤懑下,我在朋友圈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心累!想着这一篇篇呕心沥血表达出来的肺腑之言,极有可能会随着某些无所谓的家长指尖划过屏幕后烟消云散,就一直问自己:如此辛苦的意义何在?
临睡前,冷静了些,觉得上面这段文字宣泄的成分偏多,便最终删除。
一觉醒来,原本想不通的地方也渐渐释然了——其实,这样做不仅是为孩子和家长,更多的还是为了我自己!
都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开始回忆最初点评的动机。
五年前,本兽“半路出家”教作文。虽然平日里也喜欢写一点,但对于如何将肚子里的东西系统地传授给孩子,让他们有效吸收、领悟并得到显著的提高,我完全是个“门外汉”。
课后,当看到孩子们写的当堂作文时,我总会忍不住想说上几句。有时候拉拉家常,有时候说说见解,这就是今日文章点评的雏形了。
几次三番下来,我发现家长们对文章的点评反响热烈,纷纷表示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学习情况、清楚知道教授的内容,心里很踏实。
同时我也发现,对于我自己,点评也是一个重新梳理上课思路、总结经验得失的过程。我可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了解每一个孩子文章的优、缺点,为下一节课的有针对性讲解提供可靠的第一手材料。
久而久之,如果让我不去研究孩子们的文章,我甚至不知道下节课要教什么了。
所以,有时家长会问到我有没有教材,我只能笑着回答:没有。我特别想解释跟他听没有教材的原因: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编出一套死板的“教材”,不管学生需要不需要,就生拉硬套地往他们脑袋里灌,那就是毒害。
当然,说没有教材,也不准确。确切说,我的“教材”都装在自己的脑袋里。我会潜心研究孩子们的文章,用心发现他们存在的比较共性的问题,再从脑子里寻找出相对应的最适合的解决办法,在下一节课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这就好比一个经验老道的中医,脑子里装满了花样百出的“方子”。先搭准了脉,号准了病,再对照病症,开方治病——这样,才能确保患者药到病除。
当然,我并不担心别人去模仿。要想学会这一套并付诸于实践,得一不怕(吃)苦、二不怕(累)死,还得有兢兢业业的教学态度、一颗负责任的心、外加一整套专业的教学训练系统。最最重要的,你还得有办法将这些东西教授出去时,让孩子们明白、领悟并转化为他们自己的一部分。
眼瞅着上星期的文章刚点评结束,新一周的文章又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这种“无尽循环”模式,足以能把意志薄弱者压垮、逼疯。 这种教学模式不允许我矫情。我也没时间矫情。
不管你懂还是不懂;不论你珍惜还是不珍惜,我都会将点评进行到底。啥也不说了,干(dian)活(ping)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