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感悟(168)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书中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应该警惕戒备:年少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发展稳定,要警戒迷恋女色;壮年的时候,血气正旺盛,要警戒争强好斗;到了老年的时候,血气已经衰弱,要警戒贪得无厌。”
我的感悟:
读《论语》到“季氏篇”第6章,看到“君子有三戒”,马上想到同事强的微信名叫“三戒”,原以为强好开玩笑,给自己起个猪八戒兄长的名字呢。我文化欠了。
在这里,孔子谈到君子有三戒:戒色、戒斗、戒得,分别针对人的少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
一.“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青少年阶段,身心发育都不健全,血气未定,心智不成熟,识别能力和自制力还不够强大,往往会经不住诱惑,进而沉湎女色,伤害身体。
你看历史上好多少年皇帝,气血还不够充盈,好色纵欲,损害身体健康,有的终身不育,有的因沉迷女色而早早驾崩。
所以孔子说少年要“戒色”。
其实,这个“色”也可理解为人类所有的欲望,诸如名、利、权、情、华丽的服饰和包包等,人人皆爱。科学家说,青少年关于欲望的那部分大脑已早早发育成,但控制欲望的前额皮质则未发育好,所以,青春期的孩子最容易为满足自己的欲望犯下离谱的错误。
你看小陈同学,为了玩游戏可以轻易转走妈妈手机里的几千元钱;被没收手机后,又偷走家里的钱悄悄买个新手机。难道他不知道这是错误?都是大脑里的多巴胺分泌旺盛惹的祸,他的前额皮质还不足够强大。
如今网络上各种诱惑特别多,五花八门的电子产品、服饰、食品、化妆品、美容、整形等,这都是“色”,喜爱美的东西没错,但为“色”而成“月光族”甚至欠下巨额债务,就不美了。
因此,青少年好色要有节制,学会与欲望抗衡,或与欲望和谐相处,才能真正长大。
二.“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人到中年,血气方刚,体魄强健,一定要戒斗。这里的“斗”不仅仅是打架斗殴,还包括心理上的争强好斗。
壮年人的知识、经验、财富、地位大都积累到一定程度,此时万不可膨胀、傲慢,处处争胜。职场上争权夺利,攀比争斗,排斥异己,打压对手,必然害人害己。你看某校正副校长因工作分歧,意见不一而相互找茬儿,你污告我,我诽谤你,结果,一个撤职,另一个进局子,都身败名裂,谁也没占上便宜。
人到中年,不能光长年龄不长智慧,与其把主要精力放在与人争斗上,还不如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管理好自己的欲望,思考如何做好事,如何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才是成长。
三.“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人老了,衰老的不仅是身体,还有脑力,总之精力不旺盛了,也没本事去“色”、去“斗”了,这时候要特别注意贪财。
实际上,人老了是“贪财怕死瞌睡少”,因喜欢攒钱而参与非法集资,因怕死而买保健品上当受骗,因瞌睡少而胡思乱想导致自己抑郁的可不在少数。主要是人老了,不能创造财富,失去了安全感,血气又衰,精力不济,就特别想通过占有好多东西来获得安全感。我就见过一个老人,满屋子塞满了保健品,也不吃;床板里、墙缝里塞了好多钱也不舍得花。他还不停地跟儿孙们要,不给就骂,让亲人苦不堪言。这有可能是得了“老年痴呆症”。
人老了,要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正视哀老,放宽心态,坦然面对生活。最起码要认识到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道理,贪财反而给自己添赌,让儿孙闹心。
当然,儿孙也要认识到老人发生的问题是身体健康问题,而不是德性问题,包容老人是正确的选择。
虽然孔子认为人生的三个阶段,心魔不一样,但我们要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能做到“戒色、戒斗、戒得”,生活才能更美好。
可见,同事强老师是个有素质的文化人,将“三戒”作为自己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