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叫地陀果,是长在地上的,地陀草与爬根草一样,是一片片生长的,不会独自一根藤往外长,而是相互穿插成一整片。叶子圆圆的,只有指甲大,面上青,反面底是红色,斜向上“望”着天空,同时吸收光源和露水,举起果子的柄不到半厘米长,看上去果子就贴着地面,每个果都有一顶不大不小的“帽子”刚好扣在头上,果身像小腰鼓,中间比两头粗一些,整个果子又像是精致的一个小瓶子,乍看一大片的地陀果,有肉白色、青色的、红色的、褐黑的。“小瓶子”摆在平坦的青色、红色相间的“地毡”上,以为是土地老爷摆出各种点心来迎接各种如蚂蚁、金龟子、蝴蝶、蜂蜜等小生灵的出现。我们小朋友见到没那么客气,专挑熟透的褚红色的吃,味道爽甜。
还有一种叫蛇地陀果的,与地陀果有些相似,果子熟了后是鲜红色,不戴帽子,叶子是纯青色的,果子离地面高些,大人说这种果不能吃,有毒,是留给蛇吃的,我们小朋友自然就不敢去碰了,更不用说去试味了。摘地陀果时也打醒精神,以防混淆。
有一种叫“算盘子”的树,大多是一米多高,杆都是笔直往天上冲,整个一蔸树,上下都一样大,叶子圆圆的很细小,青翠欲滴,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大,它喜欢长在接近山岗的地方,山坡则少些。它的落叶我们不能用竹扒扒起来,只能作它自己的肥料,其果子也只有黄豆大小,圆圆滚滚的,刚长出来是红色的,要整个转黑了才算熟了,摘很多个一起入口,将汁吸干,将核和皮吐出来,果汁是纯酸甜的,吃过后,嘴唇变成了紫色。
山上还有很多毛栗子树,也是灌木,喜欢长在半山腰上的蕨丛中间,秋风吹时,摇摇摆摆,叶子与大板栗树叶是一样的,椭圆形,长是宽的两倍,毛栗子外壳整身团团转,全是针尖一样尖的剌,老鼠、鸟、蛇之类要等到果熟透了,变黄了,枯了,开裂了,果粒掉到地下去,才能捡来吃些。毛栗球一般几个结在一起,等到天气转冷的九月份,也已有肉了。我们一般是将有刺球的枝桠折断,放到竹篮里去,等到了山坳上的硬地上,用鞋底踩住刺球打滚,转几下毛球就开了,将果子捡起来,放进嘴里,再用牙齿咬开外壳,新鲜的肉请放心地享用了,有时怕将果肉踩碎,鞋底只轻轻地踩住滚几下,待一圈针毛倒下了,再放入嘴里咬,没滚倒的两头的针剌会剌到舌头和牙龈出血是常有的事,等吃到够了,还再折些背回家。一般果肉有蚕豆那么大,每个毛球里有一至三粒,味道脆又甜,多吃些也不厌,真希望一年四季都有得採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