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自在”

中学的语文学过《醉翁亭记》。这是一篇好文章。

即使在中学的那个阶段,对于文章的好坏也是能分得清的。语文课本中所选,大多是很好的文章。但也有一些味如嚼蜡,无病呻吟的文章。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巴金的《灯》,我一直不认为是什么好的文章。

《醉翁亭记》,也没有什么有趣的情节,很“清雅”的一篇文章,既算不上游记,也算不上一座亭子的“志”,但就是好,让人很喜欢读。

我想,好就好在,写透了那种可以让人沉浸的闲适、自在的情调,而又写的清丽自然,婉转流畅。

文章中用了那么多“也”字,就更加让这篇文章,在语调上有了一种徜徉在快乐中的感觉。

仿佛透过这篇文章,能看到一个自足自得的微笑。

在中学那个时代,就很喜欢这篇文章,其给枯燥紧张的中学生活,增添了一份山野之趣,在心中装上了山间之四时。

醉翁亭离南京很近,但是一直都没有去,除了觉得近,什么时候都可以去,还有一个原因是,怕失望。非常担心去了这么一趟,遇到的很可能就是山野间的一座并不怎么样的新建的亭子,作为招揽游客的由头,并没有什么可看之处。

这一次约了几位朋友一起去醉翁亭,有几位还是游玩达人,去过世界上很多地方。但依然能够一呼就应,还是是因为醉翁亭的名头。

南京驾车到滁州才一个多小时。滁州是一座很小的城市,但是非常干净整洁,充满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

以前还读过一个关于欧阳修写《醉翁亭记》的过程的文章,说欧阳写刚开始下笔时,把滁州的山都写了一遍,滁州城东面有什么山,西面有什么山,南面、北面有什么山,还写了山势形状等。后来,定稿时,大笔一挥,统统去掉,改为“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干净简练。

因此我想,去滁州,也要看一看“环滁皆山”的样子。

但是到了之后,发现好像滁州并没有环滁皆山。而琅琊山,也并不是“其西南诸峰”,而是在城市的西北面。大概古代的城建与现在有所不同吧。但“蔚然而深秀”确实如此,离很远,就看到琅琊山植被蔚然,十分秀美。

我们跟着导航到了醉翁亭景区。门票75块钱一张,我们一行五人沿着山路,向山里走去。

这座山真的是非常非常的美,正好是深秋。很多叶子树叶都已经黄了。这里有鹅掌楸,有乌桕树,还有很所不认识的植物,山上的植被又非常丰富,把整座山点缀的青,黄,红三者相间。

边走边想着《醉翁亭记》中的句子,看看以前读这篇文章时想象的琅琊山,想象的醉翁亭和看到的是否一样。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是的,是这样的!

我们去的时候正好是上午九点多,阳光透过枝叶照落下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是的,是这样的!

上午的阳光明丽但不太炽热,金色的阳光把我们影子照的很长很长,“夕阳在山,人影散乱”,这时的阳光,和夕阳的热度和亮度都接近,恰恰让我们先感受到了那种“人影散乱”的美感。是的,是这样的!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妙,就在于精确,文学的精确。

网上流行的一个段子:

“为什么要读书?举个例子:当你看到夕阳余晖…你的脑海浮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卧槽,这么多鸟,真好看,真他妈太好看了!”

但是,如果接着往下问的话,为什么“落霞与孤鹜齐飞”那一句就一定比“真好看,真他妈太好看了”好?后者不也有一种率真粗旷之美吗?不也能表达甚至宣泄那种强烈的美的感受吗?

我想,答案应该是在“存储能力”上,对美的“存储能力”上。前者可以将这一美的感受更大限度的存储下来,并且可以“搬运”到别处,让一个没有见到这个场景的人,通过这一诗句便可以感受到这种美景。王勃不就是通过这一诗句将这一美景存储了一千多年了吗?而后者的存储能力就要差的多。

欧阳修为一代文宗,他可以将山景,将心境,用文字给存储起来。苏轼在《答谢民师推官书》中写道:“求物之妙,如系风捕景,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好的文章,能系住风,捕住影,把不可摹状之事物存储下来。欧阳修做到了。

这条路被称为“琅琊古道”。走在山路上,我就想着欧阳修他们当年进山去游玩,应该也是沿着这样一条道路,看到的景色。

就这样,在阳光透射的树荫中,沿着石头铺成的山道一直走着,这里很多的景观都,心思全都在《醉翁亭记》上面。进山不久的一个城门一样的石拱门,门内门外都有门额,外面一侧写着“峰回路转”,里面一侧写着“蔚然深秀”,路边的湖,叫“深秀湖”,都是用《醉翁亭记》中的语句。

沿着琅琊古道走了很久,终于来到了醉翁亭,醉翁亭不是一个单独的亭子,而是处于一片院落之中。院落的门是方形的,青砖砌成,门不大,门额上写着“醉翁亭”三个字,是苏轼所写。从院门进去,就是一个小院落,再往里有一个圆的月亮门,门额上写着“有亭翼然”四个字。听到一位导游说在门前蹲下来,就会看到亭子的角,正好是对着那个门额上的“翼”字的。于是我们在门前蹲下看了看,果然如此。也看到了那个飞翘起来的亭檐,有墙挡着,也只能看到一个亭檐。欧阳修写的“有亭翼然立于泉上者”,他看到的亭子的第一感觉就是“翼然”,我们第一眼看到的醉翁亭,也是一个半遮面的“翼然”。

穿过月亮门,里面的小院落中,四周墙上镶嵌着好多石碑,上面的文字都是古代文人围绕着醉翁亭写的文章。看了一小段,没有细读,就从一个拱门又往里走。

终于见到了醉翁亭。

醉翁亭是一个方形的很大的亭子,果然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一般,亭檐大幅度的向两边张开,把“翼然”二字体现的淋漓尽致。

现在的醉翁亭好像是清代复建的,和欧阳修见到的醉翁亭可能早已不同,每个朝代复建的建筑,都加上了当时人自己的理解。

很多人诟病现在很多著名景观都是假古董,都是现在复建的,而且加上了现代元素,比如滕王阁,比如黄鹤楼。殊不知自古以来,很多著名的建筑,都经过了很多次的复建。因为中国古代建筑大多是砖木结构,时代的动荡,战争频仍,很多建筑很难保存下来,因此总要复建。复建总不能按照原先的样子,甚至,原先的样子,在没有照相技术的时代,也总难能完全记录下来,因此复建总要加上时代的面貌和时代的技术。

其实,我觉得现在的黄鹤楼和滕王阁,实在是设计得非常棒的。如果按照原始的风貌来复建,将会令人大失所望的。

中国古代的建筑很难恒久的保留,但是文章却能够给这些建筑提供一种“永恒”。有了一篇流传千古的文章,也就把这座建筑深深的刻入人心,刻入了这个民族的文化之中,虽然楼宇被毁,但这个地方总会再建成一座这个亭台楼阁。

有的时候就连没有的楼阁,因为有了一篇传世的文章,这个楼阁总有一天会形成,比如,南京的阅江楼。明代开国不就就有了《阅江楼记》,但后来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建成,形成了有记无楼的奇特局面。但有了这样一篇记,一直到几百年后,还是“化生”了一座楼出来。

欧阳修当时在亭子中饮酒,以山间的野菜做菜肴,喝酿泉的水酿成的酒,下棋,投壶,自由自在的喧闹,无拘无束地喝醉“颓乎其间”,快乐无比。当时他所在的亭子,应该也就是一座亭子而已,而没有现在的这样,院落与建筑群包围着这个亭子。

我们有去看了看周围的各个建筑,这群建筑据说也大多是明清所建。被称为“醉翁九景”,什么二贤堂、解酲阁、醒园、古梅亭……构成了一片园林般的建筑群,命名、对联大都是和醉翁有关。

参观完了醉翁亭建筑群,我们又去看了同乐园,这是现代修建的一个小园,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取自《醉翁亭记》中的“醉能同其乐”。里面有一片水池,山崖绝壁下一个山洞,还有一个欧阳修纪念馆,可玩可观之处不太多。于是出了同乐园,沿着山路往山的深处走去。

山路用石头铺成,也就一米多宽,两边全是植物,有的时候树枝还伸过道路,形成一个拱形的隧道。山路的一侧是一条山涧,只是可能很久没下雨了,山涧中并没有水。但枯涧也很美。我们就在枝叶、落叶、阳光、山石的包围下,沿着山路向上走去,风景美不胜收,游人不多,好久才能见到一个游客。沿着山路越走越高,越走越深,于是有点慌了,不知道山路一直通向哪里,是不是还要走回头路。

想着既然修了路,应该是贯通的,应该能走到下一个景点并且能够走到景区大门。后来问了一个下山的游客,得到确定后,便放下心来,继续往前走。

午后的山间静谧无比,阳光也很好,总觉得这时的阳光很熟悉,应该早就见过。在我们过往的生命中,有无数这样的午后,这样的阳光,这样的宁静。虽然地方不一样,但是经历过的午后的阳光却是一样的。就连欧阳修一行游玩这座山,所感受的,应该也是相同的阳光。

走了许久,途中也有同伴累到走不动,看来是好久没有运动了。到了山顶,山路也有了交叉的路口,这里人突然多了起来,几十个人正在这里吃饭,三三两两的坐着,旁边摆满了登山背包和登山杖,一看就是专门来登山的。一问,是从苏州和常州过来的,他们是从另外一条山道上来的。欧阳修的那次游山,其实也是一次野餐,这些登山的游客,他们继续着欧阳修之乐。

山路不用再登高,应该是沿着山脊走了,景色也美到随手一拍就是一幅美不胜收的风景画。正值深秋,树木都开始落叶,不经意间,就看到树叶悄悄的落下,虽然无声,但总觉得能听到簌簌的声音。“无边落木萧萧下”,我想起了这句诗。

山间无边的树木,它们千百年来就长在这里,这是一种“自在”。

宁静的“自在”,本身就能构成一种诗意。从古自今,很多诗人,都捕捉到了这种诗意,于是他们的诗词中,有很多带“自”的诗句。

比如,李清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 ”,晏殊的“乍雨乍晴花自落”,韦应物的“野渡无人舟自横”,杜甫的“映阶碧草自春色”,吴文英的“翠幕红亭,露红晚,闲花自发。”白居易的“云自无心水自闲”,杜牧的“流水无情草自春”,李华的“芳树无人花自落”,王安石的“槛外长江空自流”,李白的“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         

那么多诗人,只要感受到了那种万事万物的“自”,也就感受到了一种诗意。不光是古代诗人,当代的诗人也感受到了,顾城写道: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还是对一种“自”的描写。

18世纪英国著名登山家乔治·马洛里,记者采访时问道“为何想要攀登珠穆朗玛峰”,他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回答——“因为山就在那里!”

就在那里,也就是“自在那里”。

也突然明白,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妙,就在于他写出了一种“自在”。

山间之朝暮,山间之四时,这是自然之自在,觥筹交错,起坐喧哗,可以随众宾欢腾,可以醉酒颓乎其间,这是人之自在。它存储的不光是风景之美,还存储了一种自在之乐。

醉翁亭景区值得去,一半是因为一座有名的亭子,一半是因为一片自在的山景,二者缺一不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602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442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878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306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330评论 5 37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71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82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06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12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65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94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32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8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8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12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36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28评论 2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