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新学习熙琄老师的叙事疗法,准备每天看10分钟,然后自由书写整理一些我的思绪。这是今日份的。
熙琄老师说:这么多年来,内心去支持我,和来访者访谈,有两个重要的核心理念:一个是,人们在痛苦里很不容易的地方,很难得的地方;第二个是,人们的渴望是什么?
看到熙琄老师这一段里说:有两个重要的核心理念。我在想,这三年来,支持我不断的做陪伴和团体,重要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呢?
1、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可以表达脆弱而不会觉得难堪的朋友。
长大之后,越来越难表达自己的脆弱,如果有一个朋友,或者有一个空间,可以让我痛快的轻松的表达脆弱,并且因为脆弱产生更深的连结,不会觉得难堪,不会觉得孤单。这就是我喜欢的,我也愿意创造一个这样的地方。
2、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方法和建议,只需要有一个爱我们的人在,她在就好。
因为我自己是一个这样的人,有的时候别人给我的方法和建议反而让我心里很辛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节奏,我们只要好好的陪着一个人,她做好了我欣赏鼓励她,她做不好,我聆听陪伴她,让她知道无论她是怎样的,无论她怎么做,做什么,我都是支持她和爱着她的。爱是最好的疗愈。
3、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他自有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4、陪着一个人,用长长的时间,去陪着她,长自己,见证她的点滴进步和美好;陪着她练习爱自己,享受生活点点滴滴的美好。
我喜欢长长的,一年又一年的大家一起共同成长。不只是我在陪伴我身边的人,其实在陪伴的过程中,大家也在陪着我成长。我们一起见证彼此的点滴进步,一起分享好好享受生活爱自己的故事,一起用真实的故事和生命,影响彼此,陪伴彼此成长。
5、不着急从这里走向那里,这里就是最美的风景。
这是哈克在北京2019年9月份的工作坊上开始的时候说的一段话,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每一次当我着急往前走的时候,我就提醒自己:不着急从这里走向那里,就看向眼前这幅画,就看着眼前这个人,就听着眼前的这个故事,我深深的望进去,她美丽的地方到底在哪里,看着看着,这里最美的风景就开始出现了。
这可能是我的核心理念,其实我也不是很能讲清楚,我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可能还有很多,这个是我当下想到的。
这时候,又想到有几个故事一直在脑海中,我试着整理出来。
先说陪伴这件事情: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是2018年8月份,在台湾:哈克老师《陪伴的美好经验》工作坊上。
他开场介绍说:我已经很多年没有用助人工作者这个称呼了,我是一个用心做陪伴的人,当时这一句话出来,我的心就被深深的打动,眼泪就流了下来。
想起让朋友帮我找的台湾的课程的链接里,在哈克这次工作坊的文案里,哈克描述了这样的一段话说:
年轻的孩子问:“哈克,如果你的陪伴重心不是放在【问题解决】,你陪伴的心,是安放在哪里呢?”
哈克:“一种打从心底的,带着深呼吸的,连结自己生命经验的一份真心的接纳。它不是一种好像说【我要接纳你】的接纳,它是一种【哎呀,我想一想,我的人生好像有一部份也像这样啊……我连自己这个部分到现在都还有困难改变啊!那我有什么资格去质疑你怀疑你,或改变你呢?】
这是其中一个部分,一个带着生命经验回荡之后的接纳。
这样深层的接纳,会让一个孩子他的气息不会卡在一半,他会深吸一口气,然后“啊──”的吐出这口气,松开来,在心里跟自己说:【啊,这样喔……我这样没有很奇怪喔……】 【我这样没有错喔……】他会有重新接纳自己的感觉。
另外一个就是去非常专心的在问题之外,寻找他的『美』在哪里。
到底这样的孩子,这么多的辛苦,这么多的困难,这么多的限制,那他美在哪里?她到底美在哪里?
然后去旁敲侧击,找到一个点,然后跟进去,牵起一条线,卯起来去看见一个孩子的美,我很真心要看。然后很好玩的事情就是,当这个孩子知道我很真心要看,他会不自觉的开始透露他哪里真的很美给我知道。
哈克说:“陪伴者有的时候可以不急着解决问题,来见你的人,或许呀,他们只是想让你陪着他,长自己。我常常陪着一个孩子喜欢上自己。【喜欢】,喜,欢,喜悦,欢欣鼓舞,两个字都有情感,所以我常常说,我最想要做的事,是陪一个孩子喜欢上自己。”
每次我看到这段关于陪伴的话,我的眼泪都会不自觉地流下来,为世间有人愿意这样的懂人和珍惜人的心意而感动。
我自己在团体陪伴中,经常用的就是这一个方法,非常的简单,但是却深入人心。刚刚结束的一起陪伴中,其中一个心灵部落的家人,有一天晚上发了一条信息,看到之前无疾而终的男朋友有了新的女朋友,心里觉得很难受,就用自由书写,把从和这个男生相识 ,以及过程中一件一件的故事,全部的呈现了出来。
然后,第二天,群里看到的伙伴儿,没有一个人告诉她该怎么办?每个人用自己相似的故事告诉她,你知道吗?我上大学的时候。。。你知道吗?我上高中的时候?。。。你知道吗?我当年初恋谈的第一个男朋友。。。我欣赏你在这段关系里的。。。我喜欢你说的那一段,我喜欢你的。。。那种深深地接纳和懂得,每个人把自己“不堪”的部分,相同的经历,真实的分享给对方;并且欣赏和珍惜分享故事主角的种种美好。
第二天,分享故事的主角告诉我们,她重新和对方联系上,和对方去对话和沟通,把自己很多之前不敢问不敢说的话和问题,一一和对方确认和核对,然后好好的说再见,并且用智慧反思,自己在这段关系里自己的成长和学习1、2、3是什么。当时我们都被主角的行动力和创造的新故事震惊了。
我一次又一次的在团体,被大家这样的震撼着和陪伴着,用每个人真实的生命故事影响着,被主角们的创造里惊呆着,赞叹着。每个人那么美好的善意,去珍惜彼此陪伴彼此,我曾经多么想要有一个这样的地方,可以让我安放。现在我居然亲手创造了一个这样的地方,让自己可以安放,让喜欢我和我喜欢的伙伴儿们可以安放。(给妈妈念这一段的时候,哭着念完的,真的是被自己感动了。我成为了自己想要看到的未来。)
再说说「故事」这件事情,我接触叙事之后,我就觉得【故事】是我生命脉络里的灵魂。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用自己生命里印象比较深刻的画面来告诉你:
第一个画面:
是一群小朋友聚集在一起读书。那是儿时岁月里,最幸福的时刻之一。我老家在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现在已经改为驿城区了,儿时还是属于遂平县的),诸市乡,马老庄村委会下属,一个叫做:马先庄的地方。
小的时候,唯一的学习和娱乐就是和一帮小伙伴儿聚在一起,在不同的小朋友家的院子里,拿一本故事书,你读一段,我读一段,就这样过上半天。印象中最深的就是《嵖岈山故事》(红色的封皮,网上搜了半天,只找到绿色封皮),故事会(一期一本的那种)。
故事书里,都是各种神奇的故事,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的,各路神仙的,各种编纂的奇闻怪事,我在网上还找到了一页面,共享给你看看。
现在看起来都是觉得搞笑,因为都是那种演绎的故事,但是儿时的我们看的是津津有味,每次聚到一起都是你读一篇,我读一篇,就这样一边玩儿一边听着故事,读的不亦乐乎。记得当时我最爱做的事情就是读故事,有的时候,我读完了这一页或者是这一篇,该其他的小朋友读了,小朋友贪玩,我就乐的继续读下一篇。每一个上午在阳光和树荫下,一帮小伙伴儿一起读书,一起听故事的画面,成为我童年里,不可磨灭的印象。
第二个画面:
后来开始上学,我最喜欢的事情就变成,看:《读物》,一年级开始,发的新书里面,都有一本叫做《读物》的故事书,里面几乎全部都是故事,每次新书发下来,我就看这本书看的如痴如醉,完全沉浸其中。出太阳的时候,经常在午后,搬一把凳子放在家里的屋檐下,被太阳暖暖的晒着,拿出一本读物,从下午读到黄昏再到天慢慢的黑下来了,那个时候农村还没有电,实在外面太费眼的时候,就把凳子搬到屋里,燃起煤油灯,在灯下继续看着一篇篇精彩的故事。
小学语文课本里面,如果有各种传说和故事类的文章,我就和前后桌的几位小朋友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各种角色和独白全部分角色朗读一遍,甚至一个人分饰多个角色。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共读和娱乐,在那个偏远的农村,物质相当匮乏的地方,为我们建构了一个无限丰富的故事空间。
第三个画面:
农村寒冬时节,没有取暖的设备,每晚吃完饭,父亲就带着我去邻居或者村里其他人家里说话聊天。一群人,燃起一个火堆,就这样你一个故事,我一个故事,各种鬼怪传奇,各种道听途说的故事,就随着大人们的演绎,在火堆前栩栩如生的展现着。没有什么好坏对错,没有人去追求是否真实,每个人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说着,直到火堆熄灭,各自回家。记忆中,我熬不住太晚,每次我待一会儿,听着听着,大人的声音好像有催眠的作用一样,我就歪在那里睡着了。那一堆暖和的火光,还有柴火噼里啪啦炸开的声音,还有大人们若近若远的说话声,和一个个神奇的故事,是我童年里温馨幸福的歪着脑袋睡着前的画面。
第四个画面:
后来慢慢长大,在初中交了好几个好朋友,到现在都还会聚在一起的好朋友,那个时候因为有他们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伤心有人说;快乐有人分享;委屈有人聆听,梦想有人支撑,一起唱歌,一起记歌词,一起听随身听;你喜欢人,她给你送信递纸条,你失恋,她给你送水递纸巾;虽然是男女生有别,但是我们从不吝啬和隐藏对彼此的爱,干净纯粹,给彼此真实的说着一句一句的我爱你,以及时间和空间隔不开我们的爱,那么浓的爱和深情,纯朋友之间的友谊,不是家人却胜似家人的深爱;不知道未来会在哪里,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纯真、干净且踏实的友谊,就在初中的时光里晕染开来。
记得初三那年我转校,一个周末我回去,我们几个就用唯一有的几块钱零钱,买了冰淇淋还有洽洽瓜子,坐在学校带着草的操场上,看着夜空点点星光,说自己最近的心情和故事。那样的美好,即使隔着18年的时光,依然如同发生在昨晚一样,只要想起来,那种美好就存在心间。
第五个画面:
大学那年,看《欲望都市》,里面的四个女主角,四个女人,一年又一年,一起经历生命中的喜怒哀乐,看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哭到泪崩。因为和初中的好朋友分开后,我就再也没有交到一群如他们几个那样的朋友。毕业之后更加没有了,我心里的朋友,曾经最滋养我的关系,一个一个都断裂开了。我很多年很多年里,都会有很好的朋友,也可以和很多人相处的很好,但是总觉得在最深处和每个人都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虽然没有远离,但是谁也靠不近了。
第六个画面:
2017年元旦,我在朋友圈发了一个招募活动,做周老师《故事的疗愈力量》读书会。要求每天晚上半个小时,我不收钱,但是请给这个活动时间,一共来了三位伙伴儿,我们在2017年1月份到2月份,几乎每个晚上,说好的半小时,变成了1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从陌生到熟悉,我第一次感受到如初中的那帮朋友那种纯真,干净,深爱,真实的情谊了。
那种生命里所有的不堪和脆弱都有了安放的空间,我的生命就是从那年开始,成年后第一次觉得自己从新(心)活了过来,生命感受到那种鲜活的感觉。
我喜欢故事,喜欢听故事,喜欢回应故事,喜欢见证故事,但是讲真我真的不适合做治疗,用学到的方法去解决一个人的问题。因为我心里从心底就觉得,没有人有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就会看到不同的美好,所谓问题也只是被人建构出来的而已,问题可以被建构出来,就可以被“再建构”,我们可以成为自己生命的专家,而不是有别人来定义,但是这条路要走好长好远,所以要遇到一起前行的伙伴,就会好爽好爽。
遇到周志建老师,遇到说故事的场,还有周老师这些年的栽培和厚爱,让我在故事当中,慢慢的活过来。因为自己经历过这样的陪伴,所以就想要创造一个这样的场,因为这就是我生命想要去的方向,这就是我想要做的事情。
我做陪伴,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好;也不是每一次都能陪好;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陪到;所以我自己是一个【用心练习陪伴的人】,我用心去做,以真心相待,用爱去陪伴,做不好也责备自己,然后再去和团体的伙伴儿去对话,去透明化表达,一次又一次的练习在这个世间【陪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