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玉是个男孩,是我老家的邻居。
在我还没有上学的时候,村子里的孩子多,无论年龄大小,只要能跑,皆成群结队。目之所及都是玩耍的战场。
阿玉比我大三岁,是我儿时的“大哥”。我的这位大哥自小便是一个很野的孩子,在当时那种放养的环境下,仿佛这样的状态才是正常。
阿玉性子虽野但并不疯玩,在他看似稳重的外表下,也会时常吹吹牛。小时候会吹牛的孩子都不会笨,阿玉的牛时常吹的有模有样,曾让年龄尚小的我深信不疑。
他曾说,“自己家里有很多钱,被爸爸锁在了一个大柜子里,有一次街上来了一个卖西红柿的,他爸爸给了对方一张一千块的钞票,买了对方所有的西红柿。当晚全家都在吃西红柿,其中最大的一个被爸爸吃掉了。”说到这里他用手比划了一下,大概有篮球大小。
小时候听到这里,我羡慕到了极点,结果这么多年过去,我依然没有见过一千块面额的人民币和篮球大小的西红柿。
阿玉和村子里同龄的玩伴一样,度过了放养式的童年和小学,那时的家长对孩子的成绩并不如何看重,小学时能够以各种手段完成作业,于家长于老师皆是万事大吉。基于这样的环境,小学没有上完便辍学的人不在少数,阿玉能够在之后的时光里接连完成初高中和大学的教育实在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
小学时的阿玉对待学习并不如何上心,他有一项爱好是捉昆虫,尤其喜欢捉天牛。或许是天牛头上那一对长长的触角深深的吸引了他,有一段时间,阿玉不是正在捉天牛就是在捉天牛的路上。只是经过他手上的天牛极少有活命的机会。这类事情在经过自己父亲的几次严厉呵斥之后才有所收敛。
初中对于阿玉来说可以用“放浪”来形容。
小时候的阿玉本是一个较为聪明的孩子,即便上了初中,其成绩在班里也可占在上游。如果照这个节奏发展下去,如果当时的人也如同现在重视教育,他必然可以在求学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平稳一些。
但人生总是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阿玉在初中的体育课上逐渐展露的跑步天赋渐渐的被一位体育老师注意到。体育老师由于惜才,便劝说他练上了体育。阿玉没有过多的推辞,或许在他看来,练跑步是一件很酷而且能超越所有同学的事情。就这样,阿玉开始了自己体育生涯。
相信那位将之领入跑步大门的体育老师完全是出于一番好意,但他忽略了一个现实的问题——人是环境的产物。
这时的阿玉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跑步上,环境的巨变让其对学习失去了本就为数不多的兴趣。在自己跑步速度越来越快的同时,文化课的成绩渐渐下滑,直到最后完全跟不上。他慢慢的开始逃课,和志同道合的玩伴在街上游荡。通过学习改变人生对于当时的阿玉来说似乎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时间本就不长的初中终究迎来了尾声。阿玉没有考上高中,成了落榜的一员。这时的他对学业完全失去了动力,像是一个被抛弃的孩子,不知道明天该去往何处。
普通的家境无力帮助他,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失去了学生的标签,一时找不到自己的身份。
阿玉去放羊了,只因为爷爷那里养了一群羊,爸爸想找一些事情给他做。这一放就是半年。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他大概率会像村子里很多同龄人一样,年龄大一点便外出打工,用劳动换取生存的一切。
或许是老天的眷顾,市里新开了一所高中学校——第五中学。在父亲的敦促下,阿玉费了一番功夫终于顺利上了高中。或许在家人看来,此时已经不再对孩子的学习报有多少期望。
阿玉此时的成绩极差,在班里几乎垫底。如果再按照常理推算,能够顺利高中毕业已是万幸的事情。但阿玉的一生有很多传奇色彩,不确定性再次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如果练体育让他的人生走向了下坡路,那么初中的一次游荡经历则颠覆了他的人生。
这是阿玉亲口所说。那又是一次逃课,和伙伴在外界游荡的时候经过了一处垃圾场,阿玉不知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摔在了地上,捡起来看了看是一本没有封皮的书,他鬼使神差的将这本破书带了回去。一向不爱看书的阿玉看起这本书来竟然深深的入了迷,自那以后,他便多出了看书的爱好,一发不可收拾。
后来才知道,这本改变命运的书籍是《巴黎圣母院》
或许书籍使他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此后的阿玉渐渐改变,看书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即便放羊时仍手不释卷。也正是因为如此,上了高中后的阿玉非但没有荒废学业,反而爆发出了惊人的上进心。
只要上过高中的人都会知道,高中的学业无论是难度还是体量都远非初中可比。阿玉的底子很差,想要追上课程必然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但士别三日,此时的阿玉在心境上已绝非先前可比。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在三年的时间里,阿玉愣是将成绩从班级垫底提到了班级第一。
但可惜的是第五中学办学时定位较低,招收的学生大多成绩较差。缺少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使得阿玉虽成绩名列前茅,但也只是考到了大专。
阿玉曾说过,第五中学像是专门为他而开办的,在他离开之后没多久这所学校便关门了。这或许真的是老天的眷顾。
阿玉去上了大学,主修专业是建筑。家里曾因学费问题而苦恼,但他似乎铁了心要完成学业,在自己的坚持和争取之下终究还是坚持到了毕业。
大学期间,唯一不变的习惯和爱好还是看书。大学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据说他读了上百本,其中以文学名著居多。大专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一些并不需要太过认真对待的学校。喜欢阅读的阿玉心灵逐渐蜕变,看待世界变得和常人有所不同,从这时开始,他变得和周围格格不入。
阿玉从来不是书呆子,看到学校的教学质量欠佳,对待学业也就没有非常较真。在大学的最后,致使他坚持下来的也就只有毕业证。
阿玉顺利毕业,读书使他没有像常人一样找一份安稳的工作。他做过很多尝试,想有一份成就,但遗憾的是所有的尝试皆以失败告终。经过几年的辗转,似乎对现实有所妥协,阿玉还是找了一份工作。
阿玉的情感生活并不顺利,至今仍旧单身。他在济南的一家公司工作,对职场的一些现象极为排斥。这也便使得自己无法在职场上平步青云,对此他本人倒是并不觉得可惜。
阿玉看书很是特别,看国外名著对翻译质量要求很高,如果感觉翻译不好便弃之不读,再去寻找翻译优质的版本。基于此种原因,在他的藏书中,相同的书有时有好几本,出自不同的出版社。
他曾经说过判断一个作者的语言功底就要试着精简文章,一句话能够精简的文字越多,功底越是欠缺。他研究过鲁迅,曾经把鲁迅的文章拿来精简,发现竟无法删除一个字,可见鲁迅文学功底之精妙。
早年的阿玉有两大爱好,买书和看书,其藏书量很是可观。但在上一次参观时,发现藏书已寥寥无几,他已将大量的书籍送了人。看到不太整洁的衣柜里零星堆放着的几本书籍,一丝英雄迟暮的悲凉缓缓冒出。他是一个格格不入的才子,有着无法倾诉的内心。
很多人以成败论英雄,而成败的评判标准是手上有多少金钱。对于这种标准,有钱的人奉为经典,没钱的人只得在心中暗自鄙夷。如果从金钱的角度来看,阿玉似乎并不成功,但这种评判对其太不公平。
不久前阿玉送了我一本书——《红与黑》。当时我问过他一个问题,“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面对这个很是现实的问题,阿玉仔细的想了想,微微笑道:“每个人读书的目的或许都不一样,我读书是因为喜欢。”
读书,唯喜欢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