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5日,生物教研会的听评课活动继续进行,今天的主讲教师为高二生物组李晓风老师和刘明珠老师,两位老师的授课内容都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一节课 地点:高二22班
主讲教师:刘明珠
第二节课 地点:高二17班
主讲教师:李晓风
两位老师共同备课,教学思路基本相同:
两位老师通过“鲁滨逊漂流记”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导学案上“草→兔→鹰”这一简单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和去路,总结出能量流动的过程,认识到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时,每个营养级都有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
之后让学生分析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通过完成导学案上的相关问题,总结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最后通过分析“桑基鱼塘”“秸秆的多级利用”探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课后三分钟完成“课后测一测”内容,检测本节课学习效果。
两位老师授课完毕,生物教研组各位老师在高二生物办公室进行评课。
各位老师们的评课结果总结如下:
1.基本功方面
教态自然,板书工整
建议:语言多加锤炼,提高语言的流畅性与准确性
2.课堂设计方面
思路清晰,知识编排合理,教学环节完整,总结到位,课堂模式好
不足:课堂容量大,课堂节奏快
3.导学案与教材相结合
做到了教材、导学案、PPT的完美结合,重视课本,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如在课本上划出相应的概念等。
4.重难点突破
难点分析不够到位(如对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图解的分析)
5.建议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馈多以鼓励为主。
在教研组组织的听评课活动中通过与各位老师的交流和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些经历对于提高我们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期待下次高三组老师们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