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班主任每天都在群里发布学习任务,每天录制一个拼音视频或看图写话小视频。我每天告诉女儿要完成什么,女儿都很认真的完成了,用外婆的手机发到我微信里,提醒我帮她打卡。
突然有一天,班级的大群里发了一连串文字,从这个妈妈的文字里可以读出烦躁、郁闷、抱怨,群里没人回应她,也没人敢回应。一个多小时后,语文老师回应了,她反问了几个问题,那个妈妈再没出声了。“老师们每天再苦再累都愿意为孩子着想,为什么做家长的就不能多一点耐心呢?别人的孩子优秀,那时因为你没看见人家背后有过怎样的付出与坚持。”老师的话是有道理的,“我的孩子怎么什么都不会?”、“老师,我该怎样教育我的孩子?”、“老师,有什么好方法?”……很多时候,我们更乐意寻找表象,却不愿意思考表象背后的原因。在教育的路上一路质疑,一路抱怨,一路烦躁下去,最后无法自拔。
我也是老师,能深刻体会到老师付出后换来的一句句责备与抱怨时的无奈与失落,能体会到老师想做每一个家庭“摆渡人”的雄心壮志最后变得千疮百孔的无助。可就是这样,老师们也会时刻提醒自己:我是老师,老师教书育人,自己要先学会淡定,满怀信心!
还记得去年暑假,每次上完课都会和家长们交流交流。一个妈妈每次都喜欢和我电话交流,与其说是交流,不如说是向我倾诉。我一句话不用说,只要安静地倾听就好。妈妈一说就滔滔不绝,激动处还会哽咽流泪。生活的压力让妈妈甚至不知道什么叫放松,什么是拥有。
“道理我都懂。”、“我们没知识,想让孩子好好学习,可她一点也不自觉,真的累。”、“家里买了很多书,就是不看,只想着玩。”……
这些问题确实会让人身心俱疲,疲倦了怎么办呢?
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尝试着说服她做出一些改变,我和她做了个约定,强调她用意念告诉自己这样做是正确的,要相信自己的一个改变会告别这种“累”。
我开始每周五提醒她周六上午该带孩子去图书馆了,要管住自己的嘴,哪怕孩子只是在图书馆溜达了一圈,刚开始改变会很别扭,很不习惯,习惯了就不别扭了。
妈妈按照我们的约定坚持去。刚三周,妈妈就说有事,本周去不了,我坚决不同意,强调她必须推掉这个事,严格执行我们的约定,这位妈妈听了我的话,还是去了。接下来每周都没停,也从没找借口说不能去。
事情就是如此奇妙。
这位妈妈再打电话给我时,能听出她心里有阳光投射,言语间都是满足与欣慰。
不难猜测,这位妈妈已经在下决心改变起发现了她和女儿关系的微妙变化,发现了女儿学习也在改变。她不知道怎么感谢我,已经有些激动到语无伦次了。其实,她该感谢的是自己的女儿,是她的女儿逼迫她改变,学习和进步的。
她女儿变化确实很大,不但能沉下心来阅读,还能根据阅读写读书笔记,有些观点还颇有想法。预习课文知道分成几个步骤,还积极查阅资料进行拓展,有时还会把这个主题的名言警句或诗句也密密麻麻备注在教材的空白处。这位妈妈甚至不用担心没有自己的监管女儿会不自觉,她终于体会到了“教育”的魅力。
“言传身教”是对教育最好的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