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常说,生活要有一点仪式感。
其实仪式感无时无处不在。每天早晨上班,出门之前先画一个淡妆,换一件衣服,收拾一下发型,这就是仪式感,是对这份工作的尊重。
假如生活中没有了仪式感,世界将变成一滩死水,了无生趣,生命也会少了很多意义。
那么究竟什么是仪式感?
一
仪式感是一种文化。比如节日。
每一个节日都有很多仪式感。比如春节、清明、中秋这些传统节日。还有西方的传统节日。要说这一点,古人比现代人讲究多了。
中国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春节。一进腊月就开始进入春节倒计时,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仪式习俗,23糖瓜粘,要接灶王爷,28发一发,要蒸馒头,还有贴对联,贴福字,直到三十晚上的年夜饭,不管几个人吃饭,都要做上一大桌,祈愿日子越过越富足圆满。过了年,从初一到正月十五,还有很多仪式说法,数不胜数。
清明,不管路途千里,人们都要赶回故里,为故去的亲人扫墓,这也是仪式文化的力量。而在这个气清景明的美好时节,人们还要踏青访友,亲人团聚,放风筝、踢蹴麴,除秽纳新,放飞希望。
中秋月圆时分,现代人只保留了吃月饼的传统,而古人则有更多优雅的仪式感,临水赏月,吟诗作画。
二
仪式感是一种承诺。比如婚礼。
婚礼是人一辈子的大事。无论教堂里的西式婚礼,还是传统的中式婚礼,都营造了一种郑重庄严的气氛,在亲友众人面前,新人互相给对方一个承诺,无论贫穷还是疾病,都永远忠诚于对方。亲友来宾也一起见证新人的誓言,也有一种加持承诺的力量。
然而,不管婚礼仪式有多郑重,说了多少海枯石烂心不变,有的人之后还是要劳燕分飞。也许有人会说,仪式感很虚,并没有什么用,结婚领证,不办婚礼也能过一辈子。的确如此,不过,假如世界上都没有了婚礼仪式,人世间会少多少温馨浪漫,少多少美好回忆。
三
仪式感是一种尊严,比如葬礼。
葬礼是给逝者的尊严,和家人的安慰。其实不管葬礼有多隆重,逝去的人并不能看见。对逝者的尊重,就是对活着的人的激励。要做一个好人,逝后就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和纪念。说起来一个人奋斗一辈子,实质上留下的就是身后人们给自己的一个评价。
四
仪式感是一种证明。比如毕业典礼。
每到毕业季,各个学校都要举办隆重的毕业仪式,为学子们的圆满学成作证。这一刻的仪式感会伴随一个人一生的荣耀和记忆。
五
仪式感是一种纪念,比如过生日。
生命是一个奇迹,每平安度过一年都值得去庆贺。一次次不一样的生日纪念,收藏起来就成了人生的年轮痕迹,满满的人生回忆。
机构组织的周年仪式也是如此,纪念成长,留下印迹。
六
仪式感是一种浪漫。比如约会。
我喜欢两个人的仪式感,一处海滩,或一扇临着风景的窗,一束鲜花,一点烛光,两杯红酒,于是浪漫便围绕在两个人周围。
七
仪式感是一种高贵。比如一个人的仪式感。
即使一个人的时候有时也要有仪式感。一个人的仪式感,可以是对内心里一个重要时刻的默默纪念,也可以只为这一刻。穿上一身平时很少穿的却能代表此刻心情的有仪式感的衣服,给自己一个独处的时光,一个人的下午茶,或是送自己一份特别的礼物。一个人的仪式感最为高贵,它不为取悦任何人,只为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一刻。
仪式感是时光的雕刻机,可以让不寻常的这一刻,刻意变得美好。
仪式感是一种时间的凝固剂,凝固这一刻,让瞬间永恒。
最重要的是,仪式感是一种态度,让你觉得这一刻你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