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一月一次的香蜜悦读会如约而至,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主题是“以书换茶”,参与的每一位香蜜都要在墨君茗楼捐一本书,以换取近三个小时的品茶和读书分享时间。
活动招募公告出来后,想参与的香蜜们都在群里感叹,舍不得把自己的书捐出去,书就像自己的孩子,在读书,甚至买书的过程中就产生了眷恋和割舍不下的情感,所以捐出的每一本书都经过了大家的斟酌和取舍。
《奇婚记》和《激情三百日》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书,古董一样的册子,代表了蒋姐和西风姐的青葱岁月。《人生若只如初见》、《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和《时间会证明一切》这三本书,是三位香蜜刚大学毕业时收获的书,那时爱情和前途都充满未知,总觉得一切都是美的和好的。现在已到而立之年,再不如从前,也没有看从前那些书的心境,所以捐出来,就是和曾经的自己,曾经的岁月做一个告别!
《为何家会伤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习惯的力量》和《非暴力沟通》这这几本书,分享的香蜜都正处于或者即将步入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需要不断的自我提高和完善,以维持各方关系的平衡。而《谁造就了赵小兰》和《梁家河》这两本书是关于成功人物的,从他们身上也能吸收我们需要的精神营养。
《小和尚的白粥馆》、《浮生六记》和《留下麦穗给过路的人》更偏向于人文方面,都很适合平时看,小故事中蕴含着大道理,平凡生活中也隐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和情致,或让人幡然醒悟,或让人热泪盈眶!
本次悦读会,引发了大家热烈的讨论。
讨论一:经典VS非经典
在阅读分享环节,有的蜜偏向于读经典文学著作,有的又比较喜欢心灵鸡汤。前者认为经典永流传,值得反复品味,其中的思想价值和传递的观念是心灵鸡汤比不了的。而后者认为在很多时候需要鸡汤给自己补充鸡血,让自己振作,看鸡汤也是为了让自己更有力量。
香蜜魏薇作为一个资深茶艺师,用茶为我们辩证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我国唐代,主要是煮茶,宋代是点茶,而发展到现在是泡茶,其实茶水的精华没有减少,反而更好喝更省时间,但是很多人仍热衷于复原古代的煮茶和点茶技艺,是为了把一种不常见的方式作为调剂。就像经典文学著作和心灵鸡汤,人处于不同的环境和年龄段,所需要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道理固然重要,但明白道理是需要一个认知过程的。
讨论二:个人努力VS拼爹拼妈
赵小兰是一位自带光环的女性,身上有诸多“第一”,比如,第一位亚裔女性白宫实习生,美国第一位亚裔女性内阁成员,第一位亚裔女性部长。这样的她无疑是优秀的。但这优秀却不是她一个人的,而是属于她的家族。
赵小兰的父亲赵锡成是成功的商人,其名下航运集团生意很大。从船长到生意人,从台湾到美国,他一路冒险一路前进。而赵小兰的母亲赵朱木兰女士在赵锡成赴美创业的时候,选择留守台湾,表现出过人的胆识和远见。
正是这样的家庭,既有智慧又不缺钱财,才能给赵小兰的优秀提供更大施展的舞台。爹妈要有,自己的努力也要有,套用一句唯物辩证法中的话:内因和外因同时起作用,两者缺一不可。
讨论三:旅游VS旅行
悦读会之前,有些香蜜才从外地旅游回来不久,比如西风和姚瑶一前一后从港澳回来,蒋姐享受了海上游轮时光,小仙丹自驾游新疆将近两个星期的时间,而唯一的男士陈琳更是单枪匹马走了一部分古丝绸之路。谈起自己的旅游见闻,大家都津津乐道,意犹未尽,小仙丹正在写自己的新疆游记,而西风姐直接看起了《隐形澳门》这本书,打算了解澳门的前世今生。
旅游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世界那么大,谁不想去看看呢。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去旅行而不是旅游。有人说旅游就是从自己活腻味的地方到别人活腻味的地方去,希望万事如意,否则就满腹牢骚。而旅行则是一种感悟自己和体验生活的过程,无论顺畅与否,都能随遇而安,平和面对。我们崇尚并憧憬深度游,而不仅仅是“到此一游”!
悦读会真的是一场有营养的宴会。我们边喝茶边享受精神的大餐,从别人的灵魂和思想里感知自己行为的欠缺和知识的贫瘠。我们不需要和其他人比,只需要和自己比,知道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从而使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好就够了。
通过这次悦读会,有些香蜜的想法也发生了变化,以前舍不得捐出的书,现在捐出来也不觉得太遗憾,毕竟当下的心境不适合自己看的书,或许会适合其他人,而在选择书的取舍过程中,更是一种断舍离的简单生活态度,让我们更能懂得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这也是以书换茶的意义所在吧!
7月份的悦读会,期待有更多朋友的参与和分享,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活动总结:(姚瑶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