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我旁听了八年级由张老师执教的音乐视导课,课后又听取了区音乐教研员的点评,感受颇多。
本次音乐视导课为一节创编课程,课题为日本民谣《樱花》,在欣赏日本风格歌曲的同时引出日本独有的都节调式,再与中国民族调式五声调式进行对比,感受歌曲旋律风格的不同。在这期间,张老师把信息技术麻吉星作为课堂辅助,多次使用抢权功能让学生对日本特有的都节调式所支撑的旋律自由表达感受。张老师还使用了挑人功能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日本五声调式模唱,当学生们熟悉了旋律并了解了日本民谣风格之后,创编部分开始。张老师出示了规定的三条节奏型,让学生利用日本都节调式的五个音3 4 6 7 1自由创编,并开启了倒计时五分钟。倒计时结束以后,再次使用抢权功能让学生自愿上台展示自己所创作的旋律,在多次展示之后,张老师再次提出要求:请把刚才使用都节调式所创作的旋律改变几个音,变成中国民族调式的旋律。
课程的最后是让同学们两次相互评价,一次是为日本都节调式,另一次是由都节调式变成之后的中国五声调式。
观后感:第一次观摩信息技术融入初中音乐创编课,这种方式我在小学音乐课堂也曾多次实践,但在课题曲目体裁不同的情况下,麻吉星辅助初中的音乐创编课明显更为丰富多样。而我接下来要思考的则是:如同让小学的创编课程更加生动有趣,就犹如初中音乐创编课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