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后,如何让学生理解、感悟和欣赏祖国的语言文字,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本书通过介绍“怎样教语文”这一方面的内容和方式,让教师们了解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及掌握运用这些语言形式进行表达能力的训练。
在这本书中,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方法。如:以“情感”为中心、以“阅读”为主线、让学生在反复读课文中学习语言文字和积累语言知识。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我认为,一个人不应该让自己的文章没有灵魂。老师应该把学生引到一种境界中去,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语文教学是培养一种良好素质的教学活动,所以我们在教的过程要有技巧。
一、用情感来感染学生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渴望学习新鲜事物,他们喜欢听故事读课文。作为教师,要想使自己所教的学科受到学生们喜爱,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情感世界,与孩子们在一起交流感情,建立起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我就有意识地创造和谐愉快的气氛、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都有机会表现自己。课堂上我和学生一起学习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时,我就适时地加以鼓励:你真了不起!你的理解太好了!
二、让学生在反复读课文中学习语言文字
教学方法是一个灵活多样的问题,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变。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反复读课文来获得语言积累和语言训练。
通过读课文,学生不但能体会到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还可发现文中好词、好段。阅读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引导学生感悟文中的人物形象
老师应该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人物的品质,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
通过小片段的学习我觉得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人物情感。
四、让学生运用学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
“情”是文章的灵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中去体会,感悟,把这份情真正融入到自己的血液里,这样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读课文时要给学生留下思考、讨论、分析和表达的余地,要尊重学生自主感悟、表达的权利。“感情”是语文教学不变的主题,只有让学生有了感情才能使其对生活产生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