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学评论家洪志刚教授在二00五年出版的《余华评传》里,列举了余华早期创作的八部短篇小说中非自然死亡的人物多达二十九个,里面充满了血腥和暴力。这一度让很多读者好奇,甚至去探索,为什么余华那么喜欢把血腥和暴力写进作品?
今天,读了余华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找到了答案,这个答案让我想到了刚刚教学结束的鲁迅、胡适和牛汉。
记得是谁说过,一个人成年以后的样子,大都可以在童年找到原因,因为,那些经历,已经为他长大以后的心理埋下了一颗种子,决定了他的走向。
01
余华的父母都是医生,余华和哥哥都是在医院里长大的,每天都在医院的走廊和病房里到处乱窜,习惯了来苏儿的气味,习惯了病人嚎叫和呻吟的声音,也习惯了苍白的脸色和奄奄一息的表情,更习惯了沾满血迹的纱布扔在病房里和走廊上。有时候,父亲刚刚给患者做完手术,手术服上和口罩上血迹斑斑。
医院的手术室是一间简陋的平房,有时候,他们会趁护士不在门口的时候,迅速跑进去,看父亲给病人做手术,看父亲戴着透明手套的手在病人的肚子里扒拉着肠子和器官,那鲜红的血早已激不起他心中害怕的感觉。
所以,余华在早期的小说创作中写下了大面积的血腥和暴力。
白天只要写作,就会有人物在杀人,就会有人物血淋淋地死去。
当然,这样的写 作也给余华带来一定的困扰,那就是,只要晚上睡觉就会梦到自己被别人追杀,常常是在被别人一斧子砍下来的时候,从梦中惊醒,半晌才能回过神来。那段时间,精神几近到了崩溃的边缘。
好在,余华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温情的老婆和孩子帮助他走出了童年的血腥和暴力。
余华曾不止一次地说:“一个人的童年是决定他一生的,因为世界给我们的最初图像就是在这时候出现的,每个人其实都一样,童年会左右他的人生,虽然他长大以后可能会做这样或那样的工作,但无论他做什么,世界的图像是不可能更改的,充其量只是做了一些修改而已。只不过有些人修改得多一点,有些人修改得少一点。”
想来,颇有一定的道理。
02
鲁迅,这是我们熟识的不能再熟识的“战斗者”,我们曾在“三味书屋”中感受他的勤奋,幼年时,家里把他送到清末绍兴城里一所著名的且最严厉的私塾,跟随寿镜吾先生攻读诗书五年,可以说这五年的学习为鲁迅先生后来走上文学道路是埋下一定的基础的。后来,鲁迅十三岁时,家庭遭遇变故,祖父因为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作为家里的长子,鲁迅身上多了一份生活的担子,他经常要到当铺去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去药店为父亲买药。有一次迟到被先生误认为是睡懒觉,批评他以后若迟到就不要到那里上学了。鲁迅不作任何辩解,默默地在桌子右上角刻上一个“早”字,从此再没迟到过。随着父亲病重,鲁迅更加频繁地去当铺卖东西,然后再到药店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到鲁迅的肩上,他必须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后再跑去书屋上课。
后来去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励他一枚金质的奖章,他立即拿到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冬日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就摘下辣椒放在嘴里嚼,辣的直冒汗,暖和后继续读书。
正是因为鲁迅的这些经历,让他有了隐忍和担当的意识,所以他会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父亲的病让他看到了滑稽的庸医;愚弱的国民让他看到了灵魂的麻木。无论是选择医学救人,还是选择文学救国,我们都能看到这位“战士”伟大的心胸,用笑脸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不幸,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而这,怎能离开他的童年?!
03
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深深感受到胡适幼年时期的成长对其的深刻影响。如他所言:“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20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而这些影响也都是在胡适十四岁之前,因为十四岁时,胡适就离开家外出求学了。
母亲给胡适哪些影响呢?首先,牢记丈夫留下的叮嘱:一定要让孩子好好读书。所以母亲一直严格要求胡适读书,虽然她没有读过书,但她千方百计为儿子读书想办法,当时,蒙馆学金太低,每个学生每年只交两块银元,但先生教起书来不用心,只念死书、背死书,学生学起来完全没兴趣,所以就时常逃学。胡适的母亲知晓后,舍得在学金上下本钱,据胡适回忆说:“我一个人不属于这‘两元’的阶级,我母亲渴望我读书,故学金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了六块钱,以后每年增加,最后一年加到十二元。这样的学金,在家乡要算‘打破纪录’的了。”母亲对教育的重视,对读书的投资,这是对胡适先生最为直接的影响,胡适后来也说过,他“一生最得力的是先生给他讲书。”而这正是母亲给他增加学金的恩惠。
后来,胡适留学美国那几年,家中经济异常的困窘,几个哥哥闹着分家,母亲靠抵挡首饰过年,但恰巧这时族中胡守焕因家庭败落,愿意将《图书集成》一部大书减价出售,母亲知道儿子想得到这部书,费尽心思到处借钱将书买下。
就是母亲的这些做法,让儿子愈来愈懂得知识的可贵,所以一路努力,终拿下三十六个博士头衔,成长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成为“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
胡适的思想中有一个最为突出的不能不提,那就是“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尤其是容忍“异己”的雅量,这种思想也渗透在胡适幼年时对母亲“能容忍”的耳濡目染中,母亲是继母,承受了很多胡适的哥嫂给予的委屈,但母亲从不抱怨,忍气吞声,独自坚强,就像对胡适犯错误的教育,从不在人前说三道四,关起门来,罚跪,拧肉,还不许哭。不给别人脸色看,但能容忍别人的脸色,这种肚量在胡适幼小的心田里早已播下了容忍的种子。
后来胡适对鲁迅、对梁启超等均有过不同程度的容忍,一度成为美谈。
04
《我的第一本书》,则更直接地表现了童年所处的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
童年时代的三个孩子,二黄毛,乔元贞,牛成汉,用牛汉的话说:“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二黄毛是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的孩子,乔元贞家里穷的连一本书都买不起。几多酸辛,几多苦难,该读书的年龄,却没有一本像样的书。但牛汉比二黄毛和乔元贞幸福,因为他有一个当小学代课老师的父亲。
牛汉的父亲从城里带回来的书跟红薯一样,在20世纪初及偏远的乡村,那是“极其稀奇的东西”,那些书常常引发牛汉“好奇地翻看。”而父亲对牛汉的学习也很重视,来家就要牛汉把书拿出来,然后考考他学得怎么样,当知晓书因为拦腰截断一半送给乔元贞时,父亲默默地心疼孩子,并裁剪白纸把两个半本书书“装订成两个完完整整的书”。在后来的新学期,父亲把牛汉逮到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外村上学去了。
文中父亲的着墨虽然不多,但那温和、善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的高大形象对牛汉的影响是深远的。
正因为这样的父亲给创设的环境,牛汉一路到好一些的学校上学,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长为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和作家,创作的《悼念一棵枫树》《华南虎》《半棵树》等,出版《牛汉诗文集》等,受到广泛的赞誉。
而童年时一起相伴的二黄毛和乔元贞,远没有他的“幸运”。
写着写着,想着想着,好像绝大多数人的成功都离不开童年的经历,离不开家庭环境的濡染,离不开读书习惯的培养,大到诺奖的莫言,小到最近圈粉无数的董卿,他们无不深受家庭和书的影响。莫言的母亲,虽没有多少文化,但在莫言入伍离开家时为他准备的都是书;董卿小时候,复旦大学毕业的父母让其反复背诵诗文、饱读诗书…‥
记得在读《马卡连柯全集》时曾记过这样一段话:教育儿童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我们的儿童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公民,他们将创造历史。他们是未来的父亲和母亲,他们也将要成为自已儿童的教育者。我们应该教育他们成长为优秀的公民,成长为贤良的父亲和母亲。但是,这没有概括一切,我们的儿童又是我们晚年的希望。因此,正确的教育是我们幸福的晚年;不好的教育是我们将来的苦痛、辛酸。
我想单就这一点,我们得好好做好父母,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善待孩子的童年、青少年,为孩子的未来留下永远正向的美好回忆。
还好,这个周六,除了照例陪乐乐写作业、学琴,还带他去逛了街,买了鞋,傍晚,陪他一起在沭河之光玩了很久的滑板车,他滑,我追,我追,他滑。那徐徐的春风,那冒着鹅黄色牙尖的垂柳,那开得正艳的各色小花,那静静地在沭河上荡着小船垂钓的人……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每一个季节不能错过,每一段成长不能错过,人生需要的东西都是从自然中学得的,孩子性格的形成也是从父母的生活态度中学得的。
是的,今生视你为毕生,只想把你的每一天,细细擦亮!
写于三月四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