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研究证实,人最大的恐惧是当众演讲,其次才是死亡。死亡仅仅排第二?这意味着,如果你去参加葬礼,即使你躺在棺材里也比上台讲话好受些。
01
这是一位美国喜剧演员说过的一段话,虽然有几分夸张,但也不足为过。想想你从小到大当众讲话的经历就知道了。
小时候,最怕被老师点到名字起来回答问题的那个同学是谁?即使信心满满地站起来,但一站起来却嘴上磕磕巴巴、心里小鹿乱撞的是谁?
长大后进入职场,为一次重要会议上的发言而紧张好几天的又是谁?
不要告诉我,你是一个职场上的老手,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司机,在面对几千名人群和聚光灯的时候一点儿也不紧张,在面对观众白眼和质疑的时候没有感到一丝恐惧,我不信!
除非你经过大量的训练,要不就是大脑边缘系统里的杏仁核坏掉了,才对外界的“危险”这么不敏感,一点儿恐惧反应和防御能力也没有。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大脑边缘系统是非常古老的大脑部位,控制着我们最原始的情绪,如恐惧、愤怒等。所以,只要稍微碰上一点危险,我们的边缘系统就会立即拉响警报,刺激生理脑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面红耳赤等。
而当众讲话意外着什么呢?它意外着我们站在一个高高的地方接受所有人的“审判”,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赤裸裸地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果出了一点小错误,就会被众人发现,还可能引来大家的嘲笑、否定与批评等。
哎呀妈呀,还是让我选择“躺在棺材里”吧。
02
除此之外呢,我们或多或少害怕当众讲话还源于我们之前类似的经历。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钟声阴影”的故事。
话说李坤是一名40多岁的大老爷们儿,平时胆儿也挺大的,但就是害怕钟声。远处寺庙传或教堂传来的钟声,甚至电视里播放的钟声都把他吓得不轻。身旁的人和李坤都感到不解,于是他去看了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给李坤做了一个催眠,在催眠状态下,李坤把尘封多年的一个经历记起来了。
在他两三岁的时候,有一天跟几个孩子在一座寺庙玩儿,结果一个大孩子敲了一声钟,并大声喊“鬼来了”“鬼来了”……孩子们纷纷往外跑,李坤被门槛绊了一脚,便独自留在了“闹鬼”的大院,只有恐惧和害怕笼罩着心头。
李坤后来对这件事进行了选择性遗忘——有些事情我们不能够接受,就会被深深地压抑在潜意识当中。我们以为我们忘了,但这件事并没有被真正遗忘,而是存储在了大脑的边缘系统中。
日后,当他再次听到钟声的时候,边缘系统的记忆被唤醒,所以李坤依旧会感到害怕、恐惧。
我们所有的恐惧都存在条件反射,想想你小时候是不是有哪次回答问题回答错了遭到了同学的嘲笑?或者虽然别人没怎么在意,但你却感到非常难堪?
03
所以说,害怕当众讲话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首先,它是我们每个人都会产生的正常心理反应。是我们的边缘系统为了保护我们免受外界伤害,而向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其次,它还源于我们边缘系统存储的一些恐怖回忆。
但问题是,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克服这种“与生俱来”的恐惧吗?想要在众人面前自如、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就那么难吗?
其实不然,不要忘了,人类这个高级生物后来还进化出了大脑皮层(理智脑),在外界刺激传达边缘系统之前,还可以先经过我们的大脑皮层,对这些信息进行重新加工。
当然,这个后来进化出的大脑皮层要对抗这个自爬行时期就有的边缘系统,还是要花点功夫的。网上有很多关于如何克服恐惧的小技巧,可以临时发挥作用,但我们要做的,还要克服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
第一招:自我脱敏
想象你在众人面前讲话的场景,情境尽可能详细,然后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比如:我感到很紧张、害怕等,然后深呼吸,给自己传递一些积极的话语,“虽然我很紧张,但我还是全然地接纳我自己……”直到你的心情平静下来。
第二招:认知疗法
有时候我们是不是太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或者夸张了自己讲话犯错的后果?这些都是我们头脑中的错误认知,我们可以将自己的这些错误的想法写下来,然后与他们进行辩驳,“大家其实并不会太在意自己的表现”“自己偶尔打个结巴,其实并不会给自己减分”“不要追求完美”……
第三招:冥想
大量研究发现,冥想可以帮助我们在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之间建立有效连接,我们要做的,只需要每天拿出五分钟的时间来,去静坐,去深呼吸,去放空自己。
罗斯福曾说过一句话:“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如果你还恐惧其他东西,比如带毛的小动物、恐高等等,也可以采取以上方法,或者通过收听我们的微课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