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1.重新体会并理解父爱
2.拾回丢失的自信和梦想
3.为了梦想勇敢去坚持
晚上的家庭日,看了期待已久的电影《银河补习班》。
里面的剧情,不仅点燃了男主角马飞,也点燃了荧幕外的我。
故事一开始是有些沉重的,中间虽然有搞笑的铺陈,但是我这颗心,始终也是揪着的。
看这部电影的缘起,是千晓夏令营的主会场里,诸多孩子和大人的良好反馈。我当时因为带小小班的孩子进行其他活动,没有看成。
但是下课后,家长们和大孩子都在谈论这部电影,引发了我的好奇。感觉走出夏令营后,孩子们和家长们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之后忙碌到连轴转的日子,再也没能有奢侈的机会看场电影。终于在这病毒隔离的假期,如愿以偿。
虽然看完已经是深夜,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算是开始写观后感吧。
电影里金句频出,很多剧情都和我内心深深的产生了共鸣。想来谁不是如此长大呢,究竟应该如何做教育,如何培养人才,这是从孔孟时代就开始研习的问题了吧。
来说几个我特别感慨的段落:
一、我渴望有个善解人意,坚如磐石一般的爸爸。
2003年非典,我还只是个初中生,除了每天关在学校读书外,还有件当时没什么感觉的小事,就是每天爸爸都会把单位发的预防的药留给我喝。
这件事,直到2020年,才明白,父亲那隐藏的深深的爱。
他当时是公交车司机,每天接触很多的人,其实比我更需要预防药,但是每天自己的那一份没有喝,都留给了我,年幼的我却如同这个不会表达爱的家庭惯性一般,没有说过一声谢谢。
年三十回家,当我的人生再次遇到疫情,当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时,我才意识到这份深深的爱和这么多年我对父亲的错怪。
我终于想起了,并说出了这句迟来的谢谢。
印象中的父亲,和现在一样,沉默寡言的,好像没怎么和我说过话似的。
努力的去回忆里找寻,只找到一句:孩子,自己的路得自己走。
今日想想,还真是自己的路自己走了。择业,结婚,生子,创业,买房,竟然没有一样是和家里人商量的,都是自己的主意,沟通也只是通知一声。
因为潜意识里觉得,说了也不同意,不如不说。没有看到过善解人意的那一面,更是没有看到过坚强的那一面。
可是今天看了电影,仿佛对之前的误会都解开了。其实,父亲不是没有那一面,只是他有的那些面,不是我理解的那一面。
我的期望和现实的不对称,让我自己不愿意承认罢了。说到底,还是自己的问题。
想想马飞的爸爸,卖血,做苦力,做各种辛苦的工作,还要照顾孩子……虽然我爸爸没做这些,但这些辛苦不也是我爸爸的写照吗?
天下的爸爸,都是一样的,把能够给到孩子的,都全然的无条件的给了孩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