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陪听课专家听了一节语文课,美国作家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
这是一堂集备出来的课,老师对文本的赏析与挖掘深刻到位,重抓基础知识,课也讲得流畅,风格柔和,PPT也很美,叶子的背景唯美有意蕴。但问题也是有的,而且事关教学理念和教学效果:心中没有学生,课上得有些死,基本成了单纯的讲授课,学生帮助老师达成教的目标的课。
于是,课后,就有了专家的发问:“这个老师是刚毕业的吧?”我笑笑,近乎如实地说:“八年了,她长得一张娃娃脸。”其实是十一年。“嗯,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了!”专家扔给我这句话。我知道,这是“死”课的一个别名。
这节课之所以未上“活”,甚至上“死”了,我认为,主要在于:教师心中没有学生。用心理语言表述就是,老师以自我为中心了。
一是未敢放手让学生去做课堂主角,而是老师几乎全权替代学生完成任务。如对作者介绍,完全可以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在课上作课件展示,不足处由教师补充便是。这样处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心中有学生,就会相信学生而不是只相信自己,就会减少替代,就会放手。
二是对学习任务难度的设计、把握上不到位。第一课时就让学生叙述故事梗概,完成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即可,而不必如此老师般追求详细、完整、完美,不断地提醒学生加上这个,加上那个,弄得学生尴尬得一遍一遍地笑着,脸部肌肉有些僵。提这个问题本是让学生有个整体印象,但这样的要求委实有些不妥,既超出了当下学生的能力水平,而且也没必要当下就完成的如此好。换句话说,如果完成了,学生学习这节课的意义何在?布置学生能完成、甚至跳跳高能完成的任务,这也是心中有学生的表现。如此处理还有,比如说这片叶子的象征意义,因挖掘得早了,感觉那个象征意义如喊出来一般,学生并未深刻理解。几次下来,你就觉得这节课好紧啊,学生学得好辛苦。
三是停留在文章分析水平,没有给学生提供体验、感悟的机会。本节课,主讲教师停留在告知知识、结论的水平,学生只在回答问题中了解了故事梗概与人物形象,但没有深入去与人物进行链接、对话,且要记住老师总结出来的那么多所谓重要的东西,真不容易!能支撑下四十分钟,也挺难为这些孩子们了。我们的学生还要辛苦地配合老师完成目标。难得!
四是文本的赏析散且凌乱。文本挖掘深刻如珍珠,却在组织时散落一地,委实可惜。后半部分如能以文中一个重要人物贝尔门为赏析的核心,赏他的人,赏他的作品,再把人分为寻找描写部分,感受人的特质部分等,就会让学生与人物建立了一定的链接,文本人物才会在学生的心中活起来。如此处理,丢落一地的珍珠也会被串起来,成为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学生也从中得到思维力的训练,也才能助学生在处理事情时找到纲,做到抓纲举目,做事条理分明。
想起了老师的文章《经验分享:讲“活”一堂心理课》。文中提到了一个明确的观点:不能把一堂心理课给讲“死”了,而是要讲“活”!为此,一要确保给“活”人讲课,努力讲到对方的心里去。如果听众不能做到“身心一体”,而是“身”在听课现场,“心”有所游离,首先要想方设法将这样的“死”人救“活”。“示弱”等方法既能帮我们控场,当然这是一种以我为中心的方式,又能在表达一种共情式的理解,这是基于对听众设身处地的考虑。总之,要确保给“活”人讲心理。二要追求课堂的效果而非内容的正确。知识爆炸时代,获取信息的途径如此便捷,对听众来说,我们“讲了什么”并不重要,课堂效果取决于我们是“怎么讲的”。说教的方式,大众不愿接受;以问激活其情感,促进听众思考,可能更是他们愿意接受的。
课堂教学质量是课堂革命的目标,也是内涵建设的难点。如果教师忽视学生的能动作用,心中无学生,又缺少教学方法相辅助,一味按自己的想法讲授,课堂教学就会显得单调枯燥,味同嚼蜡,既没教学效果,也没什么趣味可言。
一个工作了十年的教师,巳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积累,完全可以自觉放下课堂的话语权,尝试尽量多的给学生提供尝试、体验的机会,让你的课堂“六起来”:学生身体动起来,心智活起来,脸上笑起来,头抬起来,坐到前排来,问题提出来!这样的课堂,也才是能让人家学生幸福的课堂,学得快乐的课堂,学得会的课堂,也便成了有道德的课堂!
所以,课还是要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