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鸦”英文是“GRAFFITI”,是一种视觉字体设计艺术,涂鸦内容包括很多,主要以变形英文字体为主,其次有3D写实、人物写实、各种场景写实、卡通人物等等,配上艳丽的颜色让人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宣传效果。
这是百度上查到的。如此说来,涂鸦其实是一件并不简单的事。当然,百度上也说了,涂鸦的寓意,是指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比如,我此刻在键盘上的敲打,也算是一种涂鸦吧。
在那些空闲的时侯,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打开桌上那台平板电脑。有时是严肃的思考,一字一句的斟酌,屏幕上半天没打下几行字。有时是胸中有物,一气呵成,屏幕上很快就落满文字。也有那么一些时侯,任由指尖在键盘上滑动,让一个个奇怪的组合闪现在你的眼前。那些组合有时是荒唐的,没有任何逻辑可言,有时则是有趣的,莫名的组合让人哑然失笑或是联想浮翩。
那应该是我涂鸦前的热身运动吧。这样的时侯,我所谓的写作事实上总是缺乏一个明确的主题,并且常常断想遐想胡思乱想。我会想起即将读大四的女儿,幼年时在她妈妈的利诱威逼下学起了钢琴。那个梳着羊角细辫的小姑娘,她的背影在庞大的钢琴面前显得是那样的渺小。她泪眼婆娑地坐到钢琴前,用尽全力在琴键上赌气地敲击出一连串重重的音符,算是对她妈妈的抗议,然后,才慢慢地安静下来,一手抹去眼泪,一手翻开乐谱,认真地练起琴来。
如今,女儿远赴外地读书,那架钢琴已经好久没有掀开琴罩了。不久前我对女儿开玩笑说,要不,我们把它卖了,或者干脆送人算了。女儿立马嘟起嘴,不!这架钢琴承载着女儿太多的年少记忆和酸甜苦辣,她怎么舍得丢弃它呢?
我还会想起“一只钢琴上的老鼠”。据说,一只老鼠爬到钢琴上,只要它不停地跳动,在庞大的组合几率下,也有可能奏出动听的曲子。这真是一个有趣而智慧的话题,就象阿基米德那个能够撬动地球的支点,让人充满无限的想象。我想象着在我不停的敲击下,有那么一天,也会有一些文字组合,让曾经对我的文字不屑一顾的女儿看了,幽幽地来一句:哟,还可以呀。
当然,我其实并不关心这些。我更关心我眼前的开心。触摸那些按键的感觉似乎确实不错,它让你清晰地感知到你的存在,更多的时侯,它让那些阵阵袭来的空虚无聊退而却步。
我甚至还会想起三十年前的大学校园,想起一个身材修长秀发披肩的学妹,竟然把一个附近寺庙中的小和尚搅得丢魂落魄。那是一个鲜花盛开的5月,我们那位漂亮的小妹妹裙摆飘飘频繁地出现在小和尚面前。这还怎么念经啊?老和尚忍无可忍,终于找到了学校。面对辅导员义正严辞的告诫,那位女学生宣称,她只是想拯救那位小和尚。
直到现在,想起那句惊世骇俗的“拯救和尚”,我总是忍俊不禁。我觉得“拯救”这个词真好。在我无意识地敲击键盘的那些无聊时刻,这个词曾多次出现在液晶显示屏上。 当然,这跟那位漂亮的女学生无关,跟小和尚更是没有任何关系。在无法言表的潜意识中,事业、健康、家庭,这些人生最重要的元素,一定是陷入了某种中年窘境,并且迫切地呼唤着某种救赎吧。
还有,我现在的涂鸦,也是在拯救些什么吗?
继续漫想,我还会想起一个叫阿B的朋友。
阿B在朋友圈中是一个有趣的存在。这是一位积极的微信发布者,几乎每天都在发微信,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有着甚至可以井喷不断的信息源泉——原来他爱上了书法,于是每天都把他的习作晒到朋友圈中,并且写上大大的标题:涂鸦。
但是阿B的涂鸦还真有点乱涂的感觉。我猜想他没有临摹过王羲之,赵孟頫,颜真卿,我估计他也懒得那么一笔一划地练,他直接练上了草书,而且应该是类似于狂草的一种吧,反正歪歪斜斜中我没法认出几个字。
都说书画不分家,估计阿B还同时爱上了画画,因为时不时地他还晒出几张山水画。这些画的画风倒是跟他的字体风格比较接近,属于你无法看懂的那种,大概既有中国山水画的写意,更有西方印象派的风格。每幅画的旁边,总不忘题一些多少有些深奥的字,有时侯,字好象比画好一些,而更多的时侯,画应该比字要好一些,但按照我的审美,好象两者都好的时侯不曾有过。
也许是大家对阿B的字画确实不敢恭维吧,最初他在朋友圈中晒出他的《涂鸦》后,点赞的就只有寥寥几个,到后来,就几乎没人点赞了。但这丝毫不影响阿B展示他书画成果的热情,偶尔,阿B就自己给自己点个赞。
阿B是个开心的人,有自己的小产业,生意做得还可以,业余和一帮朋友打打球,乒乓篮球好象都会,偶尔喝喝小酒吹吹牛,每天涂涂鸦发发朋友圈。你看不懂看不惯不点赞不评论那是你的事,他反正义无反顾乐此不疲契而不舍地把书画练下去并且晒出来。阿B说,我就这样子了,哈。
哈,多好,快乐的涂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