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以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别人,自以为是的给别人贴一个标签,或者作出自己的评判。以我们的人生经验去解读他所做出来的种种的事情。然而这并不是对对方的理解,也否认了他的真实的感受,会让对方特别的无语,甚至很受伤。
那么怎么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别人呢?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把自己当成别人,然后把自己所说的话,说给自己听,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到自己在他那样的情况下,希望对方给予自己什么样的帮助,或者是说希望对方给予自己说些什么,而自己那样的语言就会给对方带来什么样的感受。这样才能真正的换位思考,理解的他的感受,他的体会,他的需求,他的渴望。
我们平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说,“我说这些都是为你好,看放到大街上谁管你“这样的说话好像是很理直气壮,好像真的是特别特别为孩子负责任,然而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给予的是否是孩子想要的?我们是否在打着爱的旗号却面目狰狞呢?
经常用挑错思维去看待孩子,用批评的语言跟孩子交流,看到的都是孩子,哪一点都不好,然后不断的给他指出来,不断的唠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内心是什么样的感受呢?他会觉得我是不好的,我是不被家长喜欢的,我是没用的,没价值的。也就是说,在家长的不断唠叨之下,他真的就成了家长口中所说的那一个笨的、懒的、粗心的、磨蹭的、没出息的人,因为不断的被强化,不断的被贴互相的标签,那么孩子也就慢慢认同了这些,他也就没有动力,希望更多的去努力和改变了。如果说你去跟这些孩子交流,问他有什么样的理想和梦想?那孩子就会说,“反正我爸爸妈妈就认为我是这样的人了,反正我做什么他们也不相信我,反正我再怎么做也没有什么用……“这样看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语言,其实背后有着很多的挫折和无奈,因为交点有这样的一个理念,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当下尽了全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和难处,那么看似特别糟糕的孩子也是如此,他一定是努力过、抗争过、也调整过,但是没有被看到、也没有被肯定,反而得到的还是那些批评和指责,所以说时间长了才会特别的灰心和无助。
那其实每位家长都是特别爱自己的孩子,只是我们没有找到更合适的方法去跟孩子交流。在这样一个跳错思维不断的批评打压的情况下,孩子很容易出现厌学,或者是其他很严重的心理状况,那么当这个时候,家长才意识到,原来自己认为那么肯定是特别正确的方法,原来害了孩子,也是特别的懊悔和自责。那其实一切都还不晚,当孩子以症状的方式来提示提醒我们之前跟孩子的教育方式需要调整了,那么家长,从此去改变自己、学习和成长自己,当家长改变了,那么孩子一定会跟着改变!
但我不知道自己的方式方法和交流的语言是否会给孩子带来困扰和伤害的时候,我们不妨换位思考,想一下,如果自己是孩子,这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我们希望家长给我们什么样的帮助呢?那么什么样的帮助才是我们期待的,才可能给予我们更多的信心和力量,当我们真的能换位思考,感受到孩子的感受和体会,给予他需要的,而并非是我们情绪的发泄,可能我们的改变就可以从此开始了!而整个家庭是一个系统,当我们真正的改变,就相当于种花的土壤改变了,那么这棵花也就会长得越来越茂盛,开得越来越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