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号,星期日
早起打卡第7天..
春节后的第23天..
放假后的第41天..
羡慕那些家里有口罩库存的同学,我也很想出去走一走哇,在家呆得要发霉啦..
最近这周在七点五分就会醒来,知道铃声还没响就会继续眯一会儿。事实上连着三天早上我在这一小点点时间内都做了几分钟的梦,有意思的是这三个梦的内容都和简书有关:它的平台垮了、账号被封了、它下架了。这潜意识真可怕...
七点十三分的铃响后就坐起来,玩手机。点开各大app的顺序变了:先开微信,进入打卡小程序,胡乱找一个图片再胡乱配上一句话就草草了事。接下来是在梦里“惨遭毒手”的简书,若那天的文章主题是自己感兴趣的,定会乐不可支;不是特别感冒的,就会哈欠连天,当然了,后者极少。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小狼,只不过需要投喂的食物不是肉,而是更新的文章。
再然后,不是微博,不是朋友圈,也不是QQ,因为最近对有关疫情的信息出现了抵触心理,特别是一觉醒来看到订阅号有三四十个推送后心里就发毛,所以也就不主动关注了。事实上接下来点开的是喜马拉雅,听两个六分钟左右的英文。不过这十几分钟的范听对提高听力应该没什么大作用,我这样做权当是心理安慰而已。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所以我那少的可怜的学习时间都安排在了上午。拜记忆力所赐,复习一回单词就无语一次,背诵一回单词就脑裂一次,这些天都是这样或者说这些年记东西都是这样,难道我与海鞘有什么神秘联系吗?(海鞘安定下来后会自己消耗自己的脑子)。如果将背单词比作啃木头的话,那预习大物就是啃砖头、预习高数就是啃钢铁了。不过还好,我有两个大门牙,还能啃出一条血路来...莫名悲壮
至于下午两三点后,这四十几天都是同一件事。只不过是这几天懒得很,不想打字,话说从昨天那个忘记修改的段落就可以看出那篇文章靠的是语音识别,断断续续的口述原稿就是那个样子。说真的这感觉很奇妙,就好像是自己被迫接受了自己的采访。
晚上是电视时间,节目可能是妈妈挑的新闻联播,可能是妹妹挑的动画片,也可能是我挑的电视剧。其实播哪个都无所谓,反正我还得分出心思用在运动上,确切地说应该是用在“动”上,因为为了减小声音就在妹妹小时候的泡沫爬行垫上原地小碎步而已,根本就不存在位移,也就没有所谓的“运”了。
20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