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想无益,做才是硬道理。分享三点收获,助你拥有凶猛行动力。
1.用行动破解恐惧
以前做一件事情,总是思前想后,深思熟虑,总害怕计划不够完美,总担心过程中会出现闪失。因此,错过了不少时机,也消耗了很多精力,有些事情在瞻前顾后中最终都不了了之。
通过学习,认识到做的重要性。心里想一千遍,想到的都是困难,不如抬腿迈出一步,也是实实在在的向前。与其在纠结中消磨,不如在行动中完善。
有了这个转变,一看到大群里招募,想都没想就报名了,就像老师们说的,先抢到再说。前后参加了书籍共读、论语领读和运营学院等。
好处是领了任务,就不得不逼着自己去学习,去成长。就像电影《少林寺》里,李连杰练轻功,后面有狼狗追赶,就不得不拼命奔跑。
小雪分享的一个故事里,儿子想外出又害怕,一直犹豫不决,父亲直接把他的帽子扔过栅栏,儿子不得不翻出去捡。
想到就去做,逼自己一把,你会发现,所谓障碍,不过是内心恐惧幻化出来的假象。破解之法,唯有立即行动。
2.学会与焦虑共存
迈出第一步,接下来如何达成目标,完成任务,就成了必须面对的第二个考验。这时,千万不要让情绪破坏你的行动力。
面对不熟悉和不确定的事情,很多人都会紧张担心、烦躁不安。特别是时间紧任务重的时刻,会更加焦虑。
我们要做的,首先是接纳它,不管喜不喜欢,它都是我们真实的情绪体验,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看见自己的焦虑,找个放松的姿势,听首舒缓的乐曲,或者离开紧张的环境到外面走走,也可以像弘丹老师那样进行自由书写。
其次,要看到它的正面价值。焦虑不单纯是一件坏事,它会促使我们进行调整,动员一切资源和潜能解决问题,快速出击。
就像我,抢到论语领读后,内心一直忐忑不安,一则领读经典,怕解读错误,再者古文言简意深,怕理解片面。
于是查找不同人的注解,翻阅很多关于论语的书籍,先从整体上把握,再到一句话该如何理解。一番准备下来,收获颇多,对论语有了更深的领悟。
学会和焦虑共存,不对抗,不逃避,积极应对,做便不再是个难题。
3.重视自我承诺
答应别人的事情,我们往往高度重视。接受领导分派的任务,我们会按时完成。而面对关于自己的承诺,优先级往往放在了最后。
不知道你是不是这样?反正我以前的确如此。
在家里,孩子的事情优先解决,老人的事情不敢怠慢,轮到自己,往往能拖就拖,反正没人催促,也没人监督。
弘丹老师说,学会爱自己,从为自己做一顿美食开始,重视自己的感受,关注自己的需求。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你值得拥有一切美好。
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重视自我承诺,做一个使命必达的人,做一个卓越的写作者。成为更好的自己,是我们毕生的功课。
当我决定投资自己,用更多的时间好好学习,家人给了我很多支持。在写作这件事上,非常感谢我家先生给予的理解和鼓励。
古人云“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当你努力奔跑,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放下空想,用行动破除恐惧,迈出成功第一步。
学会和焦虑和平共处,不对抗,不逃避。
重视自我承诺,做一个使命必达的人。
做到以上三点,你便会拥有凶猛行动力!别人做到的,你一定也可以!
让我们积极实践,不断练习,活出闪闪发光的样子,成为你想成为的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