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好啊,最近思绪万千,简单写几句。
公司和工作
以上状态的本质原因还是工作不饱和,没有太大的工作量,一旦闲下来就会胡思乱想。
关于公司,很诡异的一点,各种政治新闻,时代新闻,公司官微都会转发,真是又红又专,
俨然一副国企做派,可是前些天才和一位年近40的老员工不再续约了。
对于工作,我总结了十二字箴言,可排解大部分烦恼和郁闷。
“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
问就是,“不知道,不会,这个得领导定一下,这个还比较复杂,我得调研一下!”
先干还是先谈钱
最近魏总之前说的一句话反复出现我的脑海里
“你现在获得的,都是过去努力的”
其实就是小时候常说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以学校来类比,好好学习,成绩大概率会提高,但成绩只能代表你过去,不代表你现在,也有小概率事件学习不得其法,南辕北辙,事倍功半。
这句话放在职场里,情况就更加复杂了。
职场也谈成长,也需努力,也谈钱。
我以前一直坚定不移的观点, “一切抛开待遇谈成长都是穿裤子放屁。”
钱不到位,却总是干着额外的活,干久了会产生职业怠倦。
魏总认为,需要主动承担,主动多干,假以时日,你的作用会在团队里凸显出来,你会得到你应得的。
我当时认为,钱不到位,怎么主动承担,先涨工资,工资到位,代码敲碎。
仿佛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问题,但是我们俩的观点都不绝对。
人性是复杂的,人是善变的,我们往往是在两个方向里反复,在两种做法里折衷。
有时往左有时往右。
有时是钱多钱少,都得干啊。
有时是不想卷了,简单应付得了。
往往这样做了之后,还会自我麻痹,有一套自洽的话术逻辑,让自己感到心理上的平衡。
哈哈哈,这就是平凡且普通的我啊。
现在的我,依然认为,钱最重要。
但是如果进入一个好的公司或者好的团队,或许又会主动承担。
这就是我下面想说的环境的影响。
环境
今年初,很火的一个视频,上野千鹤子东京大学开学典礼致辞。
在这里我把原文贴出来。
学生时代的我们几乎只有黑白两色,小小的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就是对错与黑白。
请你不要忘记你以为的努力后得到的回报,其实并不是你们努力的成果,而是环境赋予的。你今天觉得努力就会有回报是因为你周围的环境影响着你,并对你所做的知识进行评估褒奖。这世上有那种怎么努力也无法得到回报,想努力却无从下手,太努力而弄坏身心的人,也有人在努力前意志就被各种挫败。
请你只为超越自己而努力,不要把得天独厚的环境和与生俱来的能力用来贬低那些不受眷顾的人,而是要用你的优势去帮助别人,不要逞强,承认自己的弱点互相支撑着生活下去。起今为止,你们寻求的都是有正解的知识,而今后等待着你们的将是充斥着没有正确答案的世界。我坚信,学习的价值不是掌握已有的知识,而是掌握那种能挖掘没有人发现过的知识的能力。
挺正能量的一段话。
我对这个观点感触很深,如果要想感谢,先感谢环境。
换句话说,当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时,如果想要憎恨,先恨环境。
比如我们常常在各种文章里看的时代的红利,风口等等。
再比如现在互联网属于朝阳产业,把程序员这个岗位的薪资提到了一个本不属于它的高度,同时也给这个岗位极高的强度。
因此,我问chatGPT,程序员这类工作 是不是让人容易生病,他是这么说的。
程序员这类工作可能会让人容易生病,主要原因如下:
- 缺乏运动:程序员这类工作通常需要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缺乏足够的运动,容易导致肌肉酸痛、颈椎病等问题。
- 长时间用眼:程序员需要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干涩、视力下降等问题。
- 压力大:程序员通常需要面对较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可能导致情绪不稳、焦虑、失眠等问题。
- 饮食不规律:程序员工作繁忙,可能会导致饮食不规律,如快餐、油腻、高糖等食物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
- 缺乏社交:程序员工作大多是独立完成,缺乏与人交流的机会,容易导致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
因此,程序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期运动、适当休息、注意饮食健康、保持社交活动等,有助于预防各种健康问题的发生。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护眼睛、颈椎等身体部位,避免长时间对电脑屏幕注视,定时做眼保健操和伸展运动,有助于减少身体损伤的发生。
chatGPT
说到chatGPT,这个真的带我太大的震撼了。
我现在已经离不开了,没有它,写不了代码。
比搜索引擎的准确性,简洁性都要高,还可以联系上下问回答问题。
大学阶段看到导师们的研究方向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我总觉得虚有其表。
再后面的智能客服,智能音箱,都无感。
只有这次的chatGPT,让我陷入了深深的焦虑,我能干的,它都能干,那我干什么呢?
人工智能引发新的变革已经是箭在弦上了,最先受影响的还是互联网行业。
目前已经看到网上割韭菜的人了,开通一个账户收费50,已经割了2000多人了,实际成本只有1块钱不到。
国内无法访问,需要梯子加虚拟电话,才可以体验。
有点子的人已经利用这个信息差赚钱了,但是还没有看到相关的商业产品,应该已经在酝酿了。
关于参不参加婚礼的纠结
高中同学要结婚了,婚礼时间是个周六,婚礼地点是宝鸡眉县。
我一直纠结于去还是不去参加。
去:
新郎新娘我都认识,高中时关系不错,大学暑假一起旅游过,去西安时他曾经考试提前交卷来见我,而我火车还晚点了,工作后,北京出差还专门见了我一次。于情于理我好像都该去。
不去:
从北京到宝鸡,金钱成本已经超过了我的礼金。时间成本,坐车很累,我还不知道怎么去婚礼地点的路线。我又舍不得请假,如果请一天假,成本就更大了。说到底不去,还是钱的问题。
辗转反侧中,我翻出了之前摘抄的一句话
“判断一件事情该不该做的两个标准:
第一,做的时候喜欢,快乐,做了以后一定不会后悔
第二,做的时候未必喜欢,快乐,但不做一定会后悔的事情。”
去,参加婚礼,可以吃席,见到老同学,肯定是快乐的,参加完以后,赶回北京肯定会疲惫,快乐可以掩盖疲惫。
不去,我错了好朋友的婚礼,以后再见到他们肯定会有些遗憾。
于是,昨晚我异常坚定,说肯定去,买不到票再说。
然而,晚上做梦梦见我自己阳了,无法参加婚礼了。
难道说,我潜意识里是不想去的?
继续纠结吧,说不定过几天就有答案了。
读书的意义
去年的5月份,我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是不读书的,现在看,其实只是获取信息的途径不一样。
读书不是用来装逼的工具,每个人获取信息的途径都不一样,只是一部分人热衷于读书而已。
目前,我成为了一这部分人,在我眼中,读书是消遣时间的一种方式,阅读的那一刻,可以暂时放下心中的焦虑。
消遣的这部分时间,不至于让自己感觉在虚度光阴。
读完之后基本就全忘记了,或者说,读书的意义从来不是让你记住它的内容。
一本书而已,也无法指导我们的人生。
只是在很久以后,某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偶然回头,忽然想起某本书里,某个情节中,某个段落内的,某句话,
那一瞬间回想起自己曾经读这本书的时光,会是美好的。
读书肯定是有用的,社科,人物传记,小说,散文,没种书都有自己的受众,可以帮我们度过一些迷茫的时刻。
以前经常看到一些鸡汤文说只要你每天坚持看书半小时,一年下来你的阅读量就可以非常大。我发现确实如此,和以前的自己比较,那多出了太多。
还有比较重要一点是,我比较喜欢写文字,多读多看,可以增加自己的词汇量,读过的书,都在自己徜徉在自己的文字中。
不至于有一天,文思枯竭。
人的精神力量
最近跑步总是跑了2,3公里就放弃了,可是我每次打开跑步软件之前都是奔着5公里去的。
总是事与愿违,这肯定哪里出了问题。
想跑5km的是我,半途而废的还是我。
我想了想,大概率缺乏动力和自我激励:在跑步开始时,我会觉得很有动力和激情,但是在跑步过程中,这些感觉可能会逐渐消失。
我需要找到一些方法来保持自己的动力和激情。
传播焦虑
最后,说下焦虑感。
我隐隐约约感觉这个社会上,有一部分媒体在制造焦虑,接着自媒体传播焦虑,然后平台推荐焦虑,最后我们持续焦虑。
说说我最近看到的几个关键词,
“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研究生人数超过本科生”,“外卖骑手已经饱和”,“外卖骑手本科率超30%”。
越看什么越推什么,人仿佛被困在了推荐算法里出不来。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茧房,只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而忽略或过滤掉其他信息的现象。
怎么预防焦虑
- 千万不要自我评价指标过于单一
认真吃一顿饭,看一部电影,打一下午游戏,都是我们的生活本来的样子,生活本就是张弛有度。
- 千万不要强依赖于外部评价
- 对自我能力的充分认知
- 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外不怪罪自己没有做好
对一个难题,面对一个难啃的骨头,大致有三个策略:学习、合作和绕开。不会的东西,赶紧学。但有些东西,我得承认自己就是学不会,这时候,不要自己鼓捣,找到合适的人,信任他,和他合作。还有些东西,可能无解,我学不会,找人合作也搞不定,这时候,可以选择绕开。
最后
很多事情写出来,又复述了一遍,感觉好多了。
很多问题写出来,又思考了一遍,好像有了答案。
我就是一个容易把事情憋在心里的人,反复琢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