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孔子《论语·子路》
子贡问到:“全乡的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能完全认可。”子贡又问:“全乡的人都厌恶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能完全认可。最好是让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让乡里的坏人都厌恶他。”
如果全村的人都喜欢他,那么说明这个人有点随大流,就像我们平时说的老好人,不敢得罪别人,甚至说是和坏人同流合污的人,因为那些人有问题不指出甚至还包庇他们。就像一个管理者,看到员工经常迟到也不管,那些无所作为的,爱偷懒的员工都觉得在这里混日子挺好的,其实不作为的员工说这个管理者,或者老板挺好的就是上级的无能了,那么应该先别妄下定论了,这或许是一种耻辱,是管理者和那些人同流合污了,要么就是管理的不作为,也就是无法改善那些人的缺点使得整体变得更好,所以大家都很舒服,因为毕竟使人进步的时候会觉得压力大,会觉得有些不舒服。不作为的,没有功劳的人在混日子还觉得这个老板挺好,甚至还觉得自己功劳很大,那么这样的公司就会离倒闭不远了。
如果全村的人都厌恶他,那么说明这个人太孤傲了,肯定是清高之人。也就像一个人在企业里,所有的人都不喜欢他,他还觉得自己是对的,这个时候要保留意见,难道全村的人都错了吗?这样的事情毕竟是少数。所以说,这样的人还不能被认可。孔子的意思是都喜欢和都厌恶是不被认可的,最好的就是让那些好人觉得这个人不错得到了保护,坏人觉得这个人很厌恶,因为受到了处罚而厌恶他。这样就说明这个管理者是非、善恶是分明。否则可能就是是非不分,善恶不明,没有揪出这个里面偷懒,不作为的人。
做一个让好人喜欢,让坏人厌恶的人。在企业里要做一个让勤奋、努力、有功劳、守规矩的人喜欢的管理者,让偷懒、划水、不作为、不守规矩的人讨厌的管理者,这样才是孔子认为合格的管理者。因为只有这样才是把组织往正确的方向带,而善恶不分,是非不明的话就会产生虚假的一团和气,也会产生极端对立的纷争。所以说,一个管理者的立场是站在善的,上进的方面的,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事情,什么是善,什么是对员工好,对公司好,对社会好。然后在过程中遇到恶了依然保持自己的善而使得恶的人厌恶我,然后慢慢地认可我而不再为恶,最好的就是变得有所行善。也就是说,一个管理者让偷懒的人讨厌他,然后变得勤奋才是管理的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