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每天刷朋友圈和各种公众号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标题,“价值XX的职场大牛时间管理干货课程,现在免费分享”。我们无比激动的、很认真的看完了,觉得说得都挺有道理。
比如,做每日计划、做事的时候专注、先把重要紧急的事情做好、每日复盘总结.......。但是,听这些时间管理达人说得头头是道,看别人用得这么好,到我们这就水土不服了,生活还是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改变。到底时间都去哪了,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觉得自己那么拼命,还是没有做出多少事情来呢,还是这么low呢?
我们的自制力,远比自己想的差多了,工作也比想的要复杂
想着今天的工作要完成多少,不要把时间耗费在那些无用的事上,刷朋友圈、聊天、逛淘宝...。
计划好了要完成一项任务的,但做的时候却发现实际情况比自己想的糟糕。很多准备工作没有做,甚至是在此之前都没有察觉到需要做这些的,才开个头就想赶紧放弃吧,什么破玩意。
改进方法:
1、每天正式上班前,列出今天需要做的事,越具体越好,比如,修改报告之类的。遇到复杂的任务,就细分,先做简单的、有点小困难的、循序渐进的进行。不然大早上的就开始做一个巨难无比的任务,会很有挫败感,然后就放下工作玩玩手机、听听歌曲、看看电影来放松......。晚上就很后悔,哎,什么都没做。
2、下载时间管理软件,把必要的运用,电话、短信、相机、记事本之类的放在白名单里,其余的全部屏蔽,尤其是需要网才能用的微信、微博、淘宝这些软件。这样即使你忍不住看手机,也会觉得没什么好看的。
不自知的瞎忙
有时候觉得自己一天做了好多事,领导交代的任务、跟其余部门配合的工作、临时处理的意外情况...。但等到睡前想今天都做了些啥,又说不出来了,其实大多时候就是不经意间刷手机了。
有次听别人介绍,在手机里安装了个quality time软件,觉得某天没怎么玩手机了,去看后台数据,却显示3小时以上。一看具体的时间分布,还真是,早上刷了20分钟微信,10分钟淘宝....。从起床前先刷一下有什么重要新闻,睡觉前再刷一下朋友圈的动态,上班时间累了就刷微博放松一下.....。一天下来,不知不觉的就用了超过3小时的时间刷手机。
改进方法:
当我们觉得自己一天都忙死了,就列举出今天做过的事,看手机里软件的运行时间。有图有真相了,就赶紧改自己的坏毛病。
选择用刷手机来进入工作状态、放松
很多人都喜欢到达办公室后,正式工作前先刷刷手机,热热身,再开始正式的工作。打一局游戏、看一篇文章、听一首歌曲、跟朋友聊会天.....。结果就在不断热身,忘记正事了,或者热身太舒服,就不想抽身了。
改进方法:
工作或是学习觉得累了,就打扫卫生来放松,活动活动筋骨。比如整理办公桌,做做家务。给自己营造一个整齐、干净、舒适的环境,既放松了疲惫的身体,又多做了一件事。
看完一篇文章,给自己发语音,说出文章的三个观点、写得好的句子、自己的感想,非常锻炼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做事的时候,主动选择被各种消息打扰
好不容易放下手机,开始工作了,一会微信提示有新消息、一会qq有新消息、短信提示,各种通知都能引起我们的好奇心,放下手里的事查看,大多都是同学群、朋友群、兴趣群的聊天、政府和服务商的通知、只有那么一两条工作群信息与自己有关。
让不重要的事情,打断正在做的正事,再回过头来时,就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重新进入工作状态。其实,各种工作群里,哪有那么多的大事等着你,很多都是不需要马上处理的,几点在哪开会、领个文件、在哪个截止日期交什么表格....。
说实在的,看完那些通知,需要做的事情,不是紧急的,我们都不会马上做,都要等到截止日期才会做。但是看工作群消息的时候,会打断工作思路,还会被跳出来的各种新闻吸引,哪个明星离婚了、新剧要上映了、国家和地方的大事。
很多网站推送的新闻,标题都是非常惊悚的、夸张的。因为不这样的话,新闻很难有点击率,但是点进去看,我们很多时候都觉得,小编吃屎了,这么个破事,说得这么夸张,或者是标题与内容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有次我看到一个新闻标题为“中国漂亮女主持那么多,俄罗斯总理却只钟情于她一个”,看到这样的标题,你会怎么想?这个美女主持跟俄罗斯总理结婚?上演一段缠绵悱恻的故事?点进去以后,是说杨澜的主持功力有多么了得,俄罗斯总理只接受了她一个人的采访。
废话,人家总理那么日理万机的,当然只会接受一个人的采访,换一个人来,也是这个调调。问题是,面对这样的新闻,我们上过一次当,下一次还是会接着跳坑,因为情色、暴力、金钱这些自带流量的话题,永远都不会过时,但与我们这些吃瓜群众的真实生活没有半毛关系。
改进方法:
工作的时候,电脑断网。群消息2个小时看一次、或者一个小时看一次。实在想看新闻,就只看标题。
突然想起要做的事就立马去做
上班的时候,想起购物车的东西还没有付款、领导昨天安排了某件事,同事说需要提供个数据,朋友说需要一个文件,或者自己突然想起的私事,就放下手里的事去处理。联网处理工作事宜的时候,就会因为不经意间跳出来的页面带走注意力,最后什么都没做好。
比如,网购的时候,付款完,我们会被商家推荐的商品吸引,看完衣服、看小饰品、生活用品...零零总总。购物网站的东西,因为有专门的人进行图像处理,知道怎么样最能抓住我们的目光,所以在网站上买东西的时候,都有选择困难症,网站还会不断跳出花样繁多的商品链接,有意无意的诱导你去点击。
改进方法:
当工作的时候,把这些想起来的事,全都用专门的本子记下来,等到办完手里的事,再去一一处理。实在是紧急事件,就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某个可以停顿的地方,用笔记一下,继续的时候好快速进入状态。
想要买的东西,就写在清单上,能够顺路去买的时候,直奔目标、不要看其它的。网购就定一个价格范围,相同价格的商品,质量都差不多,看顺眼的直接下单就行。不是自己需要的,即使再便宜,也不要看。
强制扰乱自己的作息规律
某天痛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工作,好好学习了。把报名的资格证考试课件认真看一遍,今天心情好,看到午夜2点,或是早上5点开始起来看书。那么,如果属于早睡早起的人,看书到午夜2点,得到的是什么呢?老师的嘴巴一张一合,书上的字在开狂欢派对,睡不够还要早起,工作的时候没精打采。
我是那种晚上11点前,一定要睡觉的,而且晚上9点以后再看电脑,就会非常累。有段时间,上课是晚上7点到11点,我觉得自己听一个小时就听不下去了,勉强听完也不知道老师都说了什么。现在我都不参加直播了,白天做完手里的事后听录播,不卡顿,还不会被同学的消息框信息打扰。
改进方法:
不能熬夜的、不能早起的、不能高度集中精力几个小时的,就不要逼自己了,在自己规律的作息时间段,集中精力做好眼前的事,把醒着的时间利用好就行。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再忙都抽时间来锻炼,这样才能胜任高强度和高密度的工作,能待在室外的时候,尽量待在室外,有助于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且心旷神怡。
大任务分板块完成,也不会太影响学习效果。
完美主义的死忠粉
有人做事的时候,都想着等到万事俱备、各方条件都达到一个理想状态或是自己满意的程度再开始。做的过程中稍微有点瑕疵就受不了要从头开始,费半天劲就是要达到自己的目标。
有把事情做好的念头是好的,但是很多事情都不可能等到条件万事俱备再开始,进程中也不可能尽善尽美。任何事情都想做到极致,最后结果可能什么都做不好,只能在做的过程中不断改进。
一万小时定律是死磕大目标而不是小细节。
如果在时间管理上存在这些误区,那么就会越努力越嫌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