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爱情本就源于一时的冲动,若最后修成正果,便被人称赞是一见钟情;若不欢而散,便叫遇人不淑。总之,无论这场感情成与败,都会被旁人议论纷纷。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卓文君,她的爱情之路,便是如此,充满了流言。
卓家,拥有良田千顷,钿车宝马,是当时有名的富商。而卓文君身为卓家女子,自幼便习书画,通音律,最善抚琴。年少之时,被人称赞的是非凡的才华。可长大后,人们的目光便转到了她倾城的容貌上。面若桃花,明眸皓齿,自然引得不少才子慕名而来,上门提亲。卓家二老挑来选去,最终将碧玉年华的卓文君许配给了一个皇孙。
二人成亲没过几年,皇孙英年早逝,卓文君含泪回到卓家,成了方圆十里最年轻貌美的寡妇。常言道:寡妇门前是非多。卓文君的一举一动都会引来旁人说长道短,所以,这个深闺女子活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哪里做错,丢了家族的颜面。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知书达理的名门闺秀,后来不顾伦理纲常,违背父母,与一贫如洗的司马相如私奔。
司马相如,字长卿,善作赋、抚琴。那日,卓家举办酒司马相如本不愿去赴宴,是县令亲自去请,才将他请入卓家,为座上宾客抚琴。他双手放在琴弦之上,余光却偷偷地望着暗处的一个女子,屏风遮住了她半张容颜,她手执团扇,神情淡然,不喜不悲。如此绝代佳人,身影却是那么孤单落寞,他心中不禁隐隐作痛。早就听闻卓家有一女儿,才貌双全,只可惜年纪轻轻丧夫。如今相见,不禁怜惜她的遭遇,同时,心中也暗生爱慕之意。
县令问道:“不知长卿今日要弹奏何曲?他缓缓说了三个字:《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一曲《凤求凰》,让卓文君忍不住看向抚琴之人。她是懂音律之人,自然明白琴音中暗藏的玄机,琴声传情,郎有情,妾的心中也萌生了爱意。自守寡以来,卓文君许久未曾听到过如此动人的琴声,爱意缠绵,闻此琴音,平静如水的心泛起涟漪。这个男子如春风般闯进了她孤单乏味的生活,带给她无限温暖。他们虽未曾说过一句话,但目光无时无刻不在交流。宴席结束,司马相如派人用重金赏赐卓文君的侍女,托侍女将他的爱慕之意传给卓文君。
既然情投意合,就应当结局圆满。卓文君鼓足勇气,将自己与司马相如相爱之事告诉父母,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成全,可惜遭到了父母的反对。卓家富甲一方,绝不会允许女儿嫁给穷困的琴师。纵然司马相如是青年才俊,也依旧配不上卓家的女儿。以卓文君的性情,必定哀求过、抗争过,可最后,她依旧得不到父母的应允。这个可怜的女子已经被封建礼教逼到了悬崖尽头,她无路可退,却又想前行。所以,那个深夜,她坚定地拿起包袱,逃出家门。
私奔是什么?一意孤行,与所爱之人逃走。这太疯狂,比赌博还可怕,将一生的幸福押在一个男子身上,抛弃父母家庭,真的值得吗?对于卓文君来说,应该是值得的,因为,她对那个嫌贫爱富的家早已厌恶,从来没有为爱拼搏过的人,这一次,要去追寻自由的爱恋。爱不仅仅是山盟海誓,还有茶米油盐。当卓文君来到司马相如家中,才知何为真正的贫寒,家徒四壁,缸中无米。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听闻女儿生活贫困,没有给予一分一毫的帮助,大怒道:“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作为父亲,他有意将卓文君逼到绝境,等待着她放弃。
患难见真情,卓文君并没有离开司马相如,她将车马卖掉,换来些钱财,买下一家酒坊,当垆卖酒。她放下诗书,端起酒器,舍弃绫罗绸缎,换上粗布麻衣,与雇工们一同劳作。她倾尽所有,仅仅是为了守护这段爱情,她相信自己的夫君会出人头地,他们的苦难总会熬到尽头。卓王孙只觉女儿抛头露面,有辱家门,从此,闭门不出。女儿和父亲都是固执之人,谁也不肯退让,谁也不肯认错。若长久下去,对父女二人始终是一种伤害,家族中的长辈们开始劝说卓王孙,让他的心渐渐软了下来。
终于有一日,卓王孙接受了这对苦命的鸳鸯,并分给他们些奴仆、钱财,让二人过上富裕的生活。司马相如也不负卓文君所望,他所写的《子虚赋》得到汉武帝赏识,从此,跟随帝王左右,平步青云。有些男子一日有了权力与金钱,便开始忘记初心,他久不归家,对卓文君日益冷淡。那初见时的一见钟情早已烟消云散。直到有一日,他告诉她,他要纳妾。那个时代,即便再宽容的女子听到这四个字,也不会无动衷。更何况,卓文君的性情倔强,她为了这段爱情付出了青春如今得到这样的结果,心怎能不痛!那夜,望着皎皎孤月,她含泪写下这首《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这首《白头吟》寄到司马相如手中,他读过诗后,回了卓文君一封只有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从一到万,唯独没有亿。无亿,便是无忆,他是在告诉卓文君,自己对她已经没有旧时的深情,那些回忆只当作梦一场,再不愿提起。他无忆,她却有。卓文君收到这封信后,心中又爱又痛,她回信《怨郎诗》:一朝别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干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杆。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又附《诀别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虽是诀别书,可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缠绵的情。与君长诀,太难,纵然他背叛了这段爱情,她依旧爱着他。爱的确改变一个人,她曾为爱夜奔,如今,却没有割舍爱的勇气。这信是她最后的希望,倘若那人还有半分旧情,就应当回头。
千里之外,司马相如看到信后,不禁想起昔日的患难真情心中羞愧。他回到家中,从此再不提纳妾之事。二人隐居山林,远离红尘喧嚣,过着白头偕老的生活,虽然两人重归于好,可这件事情始终是扎在心头的一刺。哪怕多年以后,他们双双年迈,也无法忘记曾经那首《白头吟》。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是承诺,也是愿望
————摘自《徐若央.枕上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