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寻古咕咕
比较关注国外八卦的同学应该有看到过上面这张照片,媒体给的内容大多是:
“女王也只有在菲利普亲王面前才能笑的像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吧。”
17年,在伊丽莎白女王与菲利普亲王结婚70周年时,他们公布了一张照片。媒体们又开始发布内容:
“这是英国王室里最成功的婚姻。”
说到两人相遇,是伊丽莎白对菲利普一见钟情。一个13岁,一个18岁;一个是皇家贵女,一个是落魄王子。按照现在的说法,不仅是早恋,还门不当户不对,如果换成你,家里人是不是得揪着耳朵打,逼你俩分手?事实上英国皇室也的确是这么做了,但是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女王表示,就是他了。
经过长达八年的“叛逆”,再加上菲利普以“放弃”希腊皇室继承权来聊表对女王爱的忠诚(这里吐槽一下,即使他不放弃,以他第三继承人的顺序,可能到现在都上不了位。),俩人最终“抗战”成功,过起了没羞没躁的生活。
婚后两人连生四胎,腻歪到不行。这时候有个人看不下去了,跳出来直指菲利普去夜店的时候“看到裸女嗨的不行”。这下坏了,因为出了个领头羊,爆料的人一个接一个的出,更有不嫌事大的列出其情人名单,包括30多名女演员和贵妇,并戏称她们为“菲利普公爵俱乐部成员”,这才将伪心灵鸡汤彻底无情拆穿。
女王表示,我不要面子的吗?
其实有传言菲利普与布兰德雷斯私下谈话中提到,女王早在1947年婚姻开始之初,就在他身边安排了侦探,日夜监视。而这一说法后来也在布兰德雷斯出版的《菲利普和伊丽莎白:婚姻的肖像》一书中得到过作证。好在现已高达97岁的菲利普终于收心,老老实实的跟随女王左右,也算是满足了女王想让他陪伴的心。
这段皇室丑闻听的开不开心?是不是觉得女王也就一普通人,跟我们一样,甚至还没我们活得逍遥自在?你想太多了,就凭她婚礼上所穿的婚纱,由350位匠人纯手工打造,再看看我们,婚礼上穿的是啥?光这点,我们不一样!
你以为单单是因为价格的问题吗?嗯,没错。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裙摆上如蕾丝、珠绣等工艺复杂,耗时甚长,极少有人愿意将时间花在这上面,而且对眼力的要求也很高。而在我大天朝,蕾丝最开始出现在萧山,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萧山花边。
其实萧山花边的历史并不悠久,据《中国实业志》记载,1919年农历8月6日,上海商人徐万庆带了四位天主教徒到浙江萧山传授意大利挑花技术,并招收了24名妇女当学生,接着,在萧山坎山街开设了萧山县第一家花边厂——乔治花边厂。从此,萧山农村妇女学习这种挑花技艺的越来越多,慢慢地从七,八岁的小姑娘到七十多岁的老太太都学会了挑花。后来,经过花边艺人的创造,针法不断增加,图案和品种日益丰富,逐渐形成了萧山花边的独特风格。
七十年代,萧山花边更是成为农民家庭额外的主要收入来源,尤其是妙龄姑娘私房钱的摇篮。萧山姑娘大多十来岁开始学习挑花边,花边的形状不同,挑的针法也不同,归纳起来有“手针”、“网眼针”、“斜纹针”。到十三四岁就能挑最难的“走边针”了。学会了挑“走边针”就说明能独立挑整张花边了,手脚快、心明眼亮的姑娘会被邻里四周称赞。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逐渐代替手工,使得传统手绣处境日益边缘化。另一方面,花边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常常供不应求,在这点上,“手绣”的确不如“机绣”效率高。现在花边行业已不再是萧山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的唯一来源,尤其制作手工花边耗费的时间多,回报却很低。故而从事手工花边的人日渐稀少,随着十几年前那些技艺高超的绣娘渐渐老去,萧山花边技艺已经到了近乎失传的境地。
直到2012年81岁高龄的赵锡祥老师(唯一的男性花边传承人,亚太地区手工艺名家)向全国招收入门弟子,这一技艺才得以传承下来。招收的四名弟子中,有一个特别的人,不仅有花边基础,还是珠绣技艺的传承人——王丽华。
“创新花边、珠绣画,跨界融合,最为关键的是题材的创新。”王丽华非常清楚如今传统技艺淡出人们视线的原因,而迎合大众,结合需求才是这传统工艺能流传乃至生活化的唯一方式。
也许在这个喧嚣的世界有很多值得探索的事,但在绣娘的眼中,这世界不过就在这方寸之上,在这一针一线之间。注视着它,让它在手指间焕发神采,把生命交给它,也让一针一线有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