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回讲的是平桥河的一段,这一段古河道应从大沙泥街边上的银亿时代广场开始,基本沿着解放南路(旧称贯桥大街、南大路)向北流淌,在解放南路迎凤路口,转向西,沿迎凤路,穿镇明路,到达水则碑,汇入月湖。现在水则碑所在的这一段平桥河,应该是1999年月湖东岸改造时恢复的,这得益于当时“平字碑”的重见天日和宁波有识之士的全力争取,庆幸庆幸!
过奉化桥,再入平桥河。但见得:水面舟辑往来,左岸瓦爿入水,右岸南街沿河,河上石虹飞过……此河为北入子城之路,又居两湖之间,两岸向为名家学士居所。就着沿河之景,小生要为各位讲讲这甬上:一大儒、一堆儒、一派儒。
过普照桥,西岸是念书巷、白鹤巷。此地原有王尚书第,乃宋儒王应麟居所,旧称王府前。王府濒河,后临县学前街(今县学街),至今仅余后楼,岸边白鹤庙原为其藏书之楼。
王应麟,字伯厚,九岁通六经。淳祐元年(1241),年十九,举进士,后累官至礼部尚书。习程朱理学,涉经史百家,悉天文地理。尝慨然曰:“近日举子业,专以沽名。既得,便一切委弃,制度典章,漫不知省,非国家所望于通儒也。”宋开庆元年(1259),先生奉诏为检点试卷官(殿试笔试的阅卷老师,您不会以为殿试真的是皇帝批卷子吧!?)得一卷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遂定第一。及唱名(进士入殿面试),乃文天祥也!
先生著述汗牛充栋,编辑《玉海》二百卷,一生著述六百余卷,所著《三字经》为天下蒙学圭臬。清容居士(上一回之袁桷)评之曰:“师表楷模!”
是为东南大儒!
舟稍前行,之县学前街。高立县痒,肃穆庄严;大成殿中,书声朗朗;泮桥侧畔,少年济济。此处原为鄞县文庙,庆历七年(1047),王安石就鄞县令,苦于童生读书不便,设县学于此(今第一医院),延请慈溪大隐(今余姚大隐)杜醇先生为首任学师,与府学一南一北,教养子弟。自此之后,本郡学风大振,一发而不可收!
赵宋一朝宁波进士一千一百四十四人,有明一代九百八十二人,冠绝天下。时人有云:朝中朱紫贵,尽是四明人。
是为堆山之儒!
行至广济桥、广济街,见萧墙森森,乃浙江水师提督署衙门。此原为万氏故第,康熙初(1662),采为提督署箭厅。万氏子孙,迁居管村(今环城西路白云庄)。万氏首望为明参将万邦孚,子孙自都督以上,以忠节显著者三,自总兵以上,以儒术显著者三。
其后,有明末户部侍郎万泰,与黄宗羲同学于刘宗周、入复社,侍南明,事败后,后专心治学。泰生八子,各有成就,人称“万氏八龙”。泰第八子万斯同,以布衣治《明史》,十九年,不署衔,不受俸,手定《明史稿》。
康熙年间,万氏于广济桥、延庆寺、白云庄设讲会,一月两次,诸生会聚,选定主题,讲道论心,并延请黄宗羲解惑释疑。参与者过百,有弟子六十六人,大成者一十八人,创儒学浙东一脉。
是为学派之儒!
船家,穿广济桥、市心桥,顺河道向西。各位,前方便是日月分界处——平桥头、水则碑!(位于今镇明路、迎凤路交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