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笔记(七)(八)

我刚到杭州,占水夫妇就陪我骑车绕西溪一圈,湿地四周多柿子树,有很多人在野外支帐篷露营。我父母来杭州玩,在西溪坐了三小时船。那天正好下着蒙蒙细雨,小船在密布的港汊里划行,雨点落在水面上砸出一点点水花,两边的树木慢慢移到身后去。一家人就在船上吃了饭,算是感受了一下水乡的感觉。西溪与西湖比起来更“野”,但似乎不够“杭州”,少了一份江南的灵秀之气。

钱塘江是我们的近邻,从月轮山下流过,浩浩荡荡向东海奔去。江岸边总有钓鱼的,一个人看着十几个大鱼竿,条条鱼线闪着银光,以同一角度垂到江里。钱江一桥是茅以升建的,过桥有个垃圾街,是我们聚会吃饭常去的地方。晚上在学校能听见桥上过火车的声音。平时蓝色的九溪水汇合起来流到钱塘江,涨潮的时候黄色的钱江水倒涌进九溪水口。六和塔耸立山头,就是为镇“浙江潮”。

我看过一次钱塘江大潮。16年农历八月十五那天,和父母游玩回来坐车回九溪,在公交车上就看见大潮来了,一条白水线飞溅起来,像是被水底的什么活物激起来的。第二天我又特地跑到江边看了一回,潮来的时候后浪推前浪,像移动的山峰一样层层向西推进,每一个浑浊的浪头的顶上都翻起一阵白花儿,此起彼伏。就在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大背景下,趴在栏杆上往下看的我发现了一个小细节:一只小鱼儿乘着一个个浪头在向上游挺进。

这是令人肃然起敬的一幕。在排山倒海万马奔腾般的潮涌中,多少鱼鳖虾蟹选择了潜入水底,只有这么一条几寸长的小鱼儿挺在浪尖儿上,一个波峰一个波峰往前冲,成为了独立涛头的弄潮儿。它从哪来?——也许是乘着潮水从海里来的,那游到这里已经远得不可想象了。四周没有同伴,前路也没有尽头,它还在一股劲地往前游,可要游到哪里去呢?在雷霆万钧的潮水之中,这一点儿勇气和力量实在是微不足道,但是却闪耀着异样的光芒。

在历史汇成的长河中,我们都是鱼虾,钱江潮来的时候,怎么安放自己?


钱塘江

杭州城市管理水平很好,处处干净整洁。没有红绿灯的路口也可横穿马路,公交和其他车辆都主动停车等人。南宋文化所在地,文艺气息很浓。互联网创新中心,支付宝等新鲜事物普及极快。存在的问题就是交通拥堵,尤其是西湖周边,节假日简直甭想出门,但这个问题很难治,道路本来就这么窄,总不能把西湖填了吧?

杭州多雨。我来杭州后很快养成了随身带伞的习惯。杭州很少有暴雨如注的时候,但是常常三天五天、十天八天没玩没了地下,考验人的耐心。柳烟在春雨中凝结,芭蕉在梅雨中展开,荷叶在夏雨中发出喧嚣的声响,天气在连绵不断的秋雨中一天天冷下来。山上下雨又与别处不同,阴天时听见一阵哗啦哗啦的声音,常常要扒窗户看一看,因为分不清是风声还是雨声。由于树木荫蔽,刮风像下雨,下雨像刮风,小雨像大雨,大雨像小雨。在雨中,山上的云雾升起来了,溪水的声音响起来了,钱塘江的水涨起来了,手中的书又翻过了一页。

冬天也下雨,比下雪还要冷。杭州的冬天最不好过,气温维持在看似不低的几度,湿冷却无声地蔓延。南方的冷与北方的冷完全不同,是一种从里到外的“透心凉”,穿多少衣裳都没用。没有暖气,空调吹着的地方是热的,吹不着的地方照样凉。久坐时,整个身体的下半截都是凉的,在屋里待不住,只好上外边取暖去。我实在没辙了,买了个暖水袋——这是小时候遥远的记忆,竟然在南方用上了。在杭州过了三个冬天,刚刚摸到一点越冬的窍门,又要离开,有一点儿遗憾。�


雨后的群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苏吉儿 杭州也是水乡。到杭州一定要观水,来西湖一定要赏荷。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杭州城依水而建...
    苏吉儿阅读 3,384评论 0 0
  • 杭州看房手记(2):杭州的水系(上) 2017年4月14日 陈琳 逐水而居是人的习性之一。雄安新区横空出世,也和北...
    阿小诺阅读 850评论 0 6
  • 看着那云雾缭绕的山峦和开始泛黄的层层麦田,这是一片多么美丽宁静的风景啊!可是在这宁静表象内部,人们的活动却又...
    湖田瓦瓦阅读 686评论 2 2
  • 1、地址具有唯一性 2、地址具有层次性
    Missmiss懵阅读 148评论 0 0
  • Status于2017年6月21日开始ICO,记得很清楚,恭亲王的ICOAGE于2017年6月5日开始提前锁定st...
    MAXWELLL阅读 946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