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然可以说自己是StudyAccount博主,微博上更新的都是诸如读书笔记、time table、Ted笔记、focus time一类的东西,充分利用时间是最大的乐趣。
“是因为手帐吗?”你说。不,我不觉得我现在的特质或者是习惯,可以简单的归结至一种爱好上去。
蒋勋是这样讲的,“人生就像一本永远阅读不完的书,每一次觉得懂了,又会出现一个新的,不懂的东西。”
我自己并不能帮所有的习惯标明出处,它们可能来自一个人、一本书、一首歌,或是其他什么东西,还好,当这些东西逐步融入我的习惯后,就没人会追究它的版权来源了。
大致的想法是,刚开始手帐时我还不懂整理术,直到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刚开始整理时我还不懂拖延症,直到参加阅读计划与写作计划;刚开始坚持阅读与写作时我还不懂克制,直到渡边和子《世间美好,相信的人能得到》;刚开始克制时我还不懂独处的力量,直到松浦弥太郎《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
虽然是这样想着,但也全然无法一一对应:手帐的开始就是记录每天的事情,逐步记录便有了安排日程的习惯,对于心中待办事项的整理便会拓展至周身事物的整理。心理的整理按理讲,是比物品的整理复杂的事情,但我把兴奋愤懑、欣喜遗憾都诉诸于手帐,心理的整洁亦使我发觉,对身边事物多一些爱护更能激发生活的幸福感。
如果如山下英子所说“原来我想要的一切,都已经在我出发的地方等着我了。”那么当我回过头来追寻起源,也许手帐还真是“出发的地方。”
那读书这件事呢?大概是由于写作。印象深刻的一次触动大概是在写论文时参考资料《影视接受心理》(秦俊香),她在序言的论述里阐明“没有观众的参与,影视作品的价值便无从提现。……文学作品像一部乐谱,要求演奏者将其变为流动的音乐。只有阅读才能使文本从死的语言物质材料中挣脱出来,而拥有现实的生命。”课程论文顺利完成后,这句话还久久被记起。我好像知道了“当我要阅读时,我在到底在干什么”,这段话一直暗藏在头脑中推动着我前行。
之后读到吴靖的《给阅读一点时间》,她引述英国神经心理学医生莫林·维特洛克的发见:“我们不仅阅读它,还为它构建出一种意义。”他们认同,读书不仅仅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更是读者基于文本的再创造。而后知晓德国美学家汉斯·罗伯特·姚斯开创性的观点“一个作品,即使印成书,读者没有阅读之前,也只是半成品。”关于以上的想法,我最能联想到的就是爱因斯坦曾下的定义,“所谓教育,就是学过的东西全部遗忘后所剩余的东西。”
我竭力接近阅读、写作要做什么呢?说不清,但大概可以引述别人的话来帮我“解嘲”。
关于读什么书,汪曾祺劝我口味不要窄,什么都要尝尝,许多东西,乍一吃,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出来了。
关于读文学,尼采认为人生是一座桥梁,重要的不是目的和结局,而是过程,于是我们需要文学。
关于为什么读书,胡适直接说,为了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
关于理想,岸良裕司说所谓远大目标,必须充满相当的野心而且无法轻易达成。
玛丽·安贡努修女对奎妮说,每天例行这些小小的仪式会有好处。
我想要一直读下去,一直去书写,这是我的小仪式,我可能是一个SA博主,我应当是一辈子的SA博主。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自律患者如我,做事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