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学+习,跟古代圣人王阴明的“知行合一”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知=学,习=行,二者要有机结合,才会发挥最大效果。 孔子在《论语》 里也有提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了要尽可能多的使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久而久之,心情也会非常高兴,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学习=学+习,学是输入,习是输出,只有输入+输出一起,才会生产效果。救则最多就是了解了知识,还达不到熟练运用的状态。 如果如果不能拿来使用,学习的效果就体现不出来。
1,什么是习。
习(習),会意字,鸟数次尝试飞翔的意思。
组成词语,有练习、学习、实习、习文习武、习以为常、习惯等。
习,更多是自己去实践,自己去行动。
2,学和习的关系。
学,是从外寻求知识和经验:书本上,老师同学那里,大自然中。
习,是将学到的,应用到自己身上,并反复训练。
学和习,密不可分:光学不习,只是书呆子,到头一场空;光习不学,是无源之水,肯定进步不大。
所以,我们都会建议,心友们不仅要学到,更要融汇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去。融汇贯通的过程,就是“习”。
这个习,也就是孔子讲的一以贯之。比如我们认为,心学教给我们的处事方式,是“反求诸己”。这个反求诸己,就不能放在嘴巴上,或者文字里。就需要在生活工作中,碰到事情,碰到烦恼,碰到困难,反求诸己,从自己的身上寻找问题的根源,并且解决他。经过反复训练,就能形成习惯。
学习,就要求我们的心学,是实证实修的实学,不是训诂之学和理论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