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 20160407

1、

「小报告·第二季」终于开始更新,然后开始对接各路编辑。坦白来讲,这不是我喜欢的事情,总觉得自己在扮演一个销售的角色:拿着一件产品,找到更大的“经销商”,诚恳又夸夸其谈地对ta说:你帮我叫卖吧!我这玩意儿老好了!可我又不能给这些“经销商”带来什么。

内心深处,我甚至懒得跟这些编辑打交道,不想跟他们做朋友,总觉得这种"有求于人"的交往,让自己有种“跌到尘埃里”的感觉。

我这样想,于公司发展而言,肯定是要不得的;那对自己的成长来讲,对吗?好像也不太对。

2、

我有轻微的社交恐惧症,不太倾向于认识陌生人、跟陌生人做朋友;工作的时候,也更喜欢一个人单枪匹马,搞定所有事情。

以上,对一个创业者来讲,都是非常要不得的…

一方面,我认同惊喜的产生来自广泛的连接,无论是知识与知识的连接,还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另一方面,我却有点恐惧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总觉得自己的时间被浪费了,总觉得“如果对方格局一般能力有限,那我为什么要和他交往?”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想“攀高枝”的。我们想结识更卓越的人,也期待那些卓越的人能认可自己,甚至幻想能与这些“大神”共同战斗。可是,人家凭什么就欣赏你、认可你呢?为什么要和你一起战斗?你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你能带给“大神”什么?

这些问题,尖锐而现实,但我好像一直都忘了问自己这些问题,逐渐变得轻狂而不自知、自卑却不愿承认。

3、

做任何一件事情,到底是为了表现自己,满足自己旺盛的虚荣心,还是自己真正想从这件事中求成长?

依照我现在的性格,肯定是前者居多。

可是我,必须做后者呀!

好痛苦。

这种痛苦也许更多源于:一旦选择永远追求个人成长,我将不得不面对更多更大的痛苦。选择临时性逃避的话,也只是爽那么一小会儿,事后将会面临一种极大的空虚中自责不已…

妈的!看来在选择“永远追求自我成长”的道路上,得多喝喝鸡汤给自己打气加油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文说明:本文章只简单叙述设计模式,而且仅仅从理论上简单叙述,仅此而已!!! 本文摘自网络,纯粹复制粘贴,不喜可以...
    Ling912阅读 685评论 1 5
  • 注册简书,原因只想找一个可以随意发泄的地方。生活很奇怪,越是亲密的人,越要拿捏好什么该说,什么时候该闭嘴,分寸拿捏...
    Tina888888阅读 158评论 2 0
  • 记得杨绛先生写过一本书,书名叫做《走到人生边上》,里面的内容我读的不多,但是每篇看来都给我很大的启迪。杨绛先生活了...
    谖草先生阅读 48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