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家没事,找闺蜜聊天,聊着聊着就说了很多家里的事情,让人感叹:生活就是一地鸡毛,吹一下,满天也是鸡毛!
以下将以朋友的口吻来叙述下聊天时跟我说的故事。
1
昨天下午婆婆给我打视频电话,,说说家里的疫情和生活上的事情,说着说着,婆婆就默默地调转了摄像头,隔了好久都不说话,婆婆应该是在偷偷地抹眼泪。
为了什么事要抹眼泪?
原来是这样的:
昨天吃完早饭后,婆婆一个人去了楼下爷爷奶奶的住处。
本来,爷爷奶奶是跟着公婆一起住在四楼,家里是老小区,没有电梯。
在这个小区,四楼就相当于五楼,因为一楼是各家的仓库。
奶奶说爬不动了,去年年后让公婆把一楼的仓库收拾出来,并简单装修了一下,安装了空调和家具,爷爷奶奶就搬进去住了,这是背景。
婆婆刚到楼下,嚯,好不热闹!
几个阿姨、奶奶在奶奶小屋门口围坐了一圈,边聊天边摘菜,还有在奶奶家的水龙头洗菜的,拎着裤子从屋里刚出来的(应该是从小屋里上卫生间出来的),一个接一个从屋子里倒水喝的……看到婆婆往这边走来,其中一个,一脸心虚的对着奶奶说“哎,你媳妇过来了”。
此时的奶奶正低着头调着手上的收音机,抬了一下眼皮,继续手上的工作。
婆婆看了一眼,没说话。到屋里头拿着要拿的东西就回自己家了。
回去想想,越想越是生气。她哭,是委屈,是愤怒,更是无奈。
委屈,是辛辛苦苦挣点钱不容易,虽然水是不怎么值钱,但是日积月累,这么多人在自己家随意用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愤怒,是奶奶不挣钱,自己还不自知,不心疼儿子儿媳的幸苦。
无奈,是就算奶奶这样,她也不能改变什么,自从嫁到这里,爷爷奶奶就是这样的性格。
2
爷爷奶奶只有一个儿子,自从儿子结婚,爷爷奶奶就开始沉溺于打牌,赌博败光了家业,连地基都被擅自做主给卖了。
可以说,现在的家都是公婆自己挣来的。但是挣钱并不是那么容易,公公婆婆都是老实人,又没有技术。因为挣钱艰难,对于钱他们看得也是很重。
闺蜜先生小时候也是个乖孩子,喜欢读书,家里亲戚都喜欢他,每到过年,还能存点压岁钱,因为爷爷好赌,竟然把先生存的压岁钱也偷偷拿走打牌输掉了。
婆婆刚结婚的时候,为了多挣点钱,刚入秋时,帮别人家插秧,十五块钱一天,下午下起了雷阵雨,淋了个透也要把秧插完,这样才能拿到一天的15块钱的工钱。
终于工作结束了,婆婆收拾完回到家,正好碰到儿子淋着雨从学校归来,家里的小鸡小鸭被冻得瑟瑟发抖挤在墙角,此时的爷爷奶奶仍能正坐在屋里打麻将。
3
现在他们居住的地方,是婆婆娘家拆迁后的小区,而这套房子是零五年花了五千块钱跟婆婆哥哥买的地基得来的。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老家已经无处可住,就过来投靠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即便是这样,爷爷奶奶也没有怎么改过自己的性格,花钱大手大脚,不把家里的东西当钱,不顾自己人,对外人倒是大方。
奶奶的这种为人处事的方式,就形成了刚开头所说的事情,外面有一堆朋友,家里人却恨得牙痒痒。
4 写在后面的感言
生活上的事情很多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正是这些小事堆砌出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对于以上的这些事情,都是从闺蜜婆婆的口中所诉说出来的。第一印象,这个婆婆是善良的,对于家庭付出了很多,自己也受了很多的委屈;第二个,这个婆婆虽然善良、勤劳,但是她却没有保护小家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是软弱的,丈夫应该也没能做好该做的工作。在她的叙述中,很多事情都只是默默接受,却没有能力去做出向好的改变。
在家庭生活里面,分清界限是件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这种界限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俗话说,远香近臭,距离产生美。当儿子或者女儿独自组建家庭,他们的最亲近关系就会从母子、父女关系转变成夫妻关系,夫妻关系就会变成其核心关系。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自己,都要认识到这样的转变,并将这个作为处事的一个原则,适时接近,要以自己的家庭为主,当主体之外的人不清楚时,要适时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在分清主次关系以后,要尊重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有追求自我的权利,也有对自己所为负责的义务。作为一个个体,千万不要放弃追求自我独立,自我强大的能力。
试图强行改变一个人是种侵犯,如果在相处的过程中,能够影响到他人,并与自己渐渐相向而行,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王小波说:一个人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痛苦的同时,也能迎来自己向上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