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当展翅,男儿当立业,这既是生存的需要,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在中国古老的社会中,被社会认可是成功的代名词。
李白和高适,这一对少年郎相遇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朝气蓬勃又有无限的可能。
然而他们却逐渐体会到一种无形的天花板横亘在他们追逐理想的道路上。对潇洒飘逸的少年李白,低贱的商人之子是中下阶层,这样的跨越无疑是极其艰难的。对于高适而言,天资并不出色,没法读书是他能力的天花板,科举仕途这一条拥挤的小道上容不下一个他。
这样初入世的两个青年,怎么实现自己的抱负呢?初次遭遇挫折的两个年轻人降愁闷洒在了黄鹳雀楼那浓浓的酒香里。高适选择了在长安城里继续寻找机会,李白选择了其他的出路。不同的出身,不同的性格,在这两个人身上也是显而易见的。出生在没落的官宦之家,高适严谨、正派、踏实、认真又努力,公务员后代往往期盼公务员的出路。这在那个年代当然也是最好的荣誉。从小不为钱财所困的李白,生性洒脱、挥金如土,流连于花香、酒香、美人香。很快靠写诗名扬海内。
高适却并不是那么得意。笨拙的他,有着报效国家的决心与杀敌的武艺,却无用武之地,玉珍公主觉得他让人怕怕的。他被迫回到了家乡,但他未曾沉沦,他继续读书努力。他的精神是值得敬佩的。期间他尝试过不同的路径,希望通过打怪升级实现他的理想报复。然而升级这条路充满坎坷。历练让他看到了社会不美好的那一面。他又失败了,毫无去处,他再次回到了家乡。家乡真的是一个好地方,当你有一间草屋一块野田,那也是你的心安之处。梁园是他的归处,而他是李白的归处。
李白的起起落落和他的天真烂漫、洒脱的性格脱不开干系。他荣华过,又落在尘埃,他来到高适身边,他又发达了,得到最高的荣耀,然而那份荣耀却又转瞬即逝,再次掉到尘埃里。他从少年到中年再到老年。他也同样以自己的方式寻找自己的功名与归宿。他无法跨越的阶级让他成为赘婿,他无法忍受那份屈辱,他出走,他寻仙入道,然而那并不能实现自己想要实现的社会价值,于是他再次入世投奔了错误的队伍。
他的性格不适合政治,注定无法在那样的环境里步步为营、飞黄腾达。他的归宿是闲云野鹤般的神仙生活。但他的心是不甘的,不甘着、挣扎着、努力着,已经满头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何其快、人生何其难,人生又有什么大不了,最终都走入一邱泥土,人生有酒且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的一生潇洒、尽兴,我相信,李白最终的归宿是继续回到天上当神仙。
而高适最终向命运妥协了,选择了他不喜欢的工作,数年一日,不好也不坏,生活而已,更谈不上理想的实现。本以为就这样的一生了,谁知道哪天转机来了,就让你在极短的时间里破土而出,名声大噪。努力了一辈子,属于他的花终于开放了。虽迟但到。入仕了仍有很多的无奈,但却如愿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跨越千年的共情,也许是现代人用自己去解读那个时代,也许是那样的人生路不知道重复了多少年代重复的出现在多少人的身上。一代又一代,兴败交替,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