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最早的一批科幻小说中,就有将人类种群分成两种的作品。威尔斯的《时间旅行》就可以看成是这方面的先河。至于最近比较火的《折叠北京》,如果各个空间的人群发展下去,就算是出现生殖隔离也不让人意外。
回到这本书《皮囊之下》,作者同样的构建了两种不同的种族。一个是人类,书中叫做“沃地森”;另一派是以主角伊瑟莉为代表的外星人,它们自称是“人类”。它们视人类是一种低级的生物,经过改造之后,只配成为他们的口粮。
二
如果剥离这个“科幻”的外壳,这本书倒是非常类似另外一本小说《砂女》。主角同样是女性,同样是主要的劳动力,同样在劳动中不断接触男性,同样逐渐地发生了心理变化。不同之处也有,《砂女》里面的女性始终是被动的,在书籍的最后也还是认同了加诸身上的枷锁,继续地挖沙运沙;《皮囊之下》里面的伊瑟莉则是觉醒了,开始反抗加诸自身的命运,但是也只能用一种决绝的方式予以反抗:自杀。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基本上与“科幻”无涉。仅仅是用“外星人”这个设定,将杀人的伦理争议降低而已。无非也是杀僵尸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
# 三
所以,这本书可以看成一本关于社畜因为从事繁琐、枯燥违背伦理的工作而失去理智,最终崩溃的故事。在这点上,马伯庸亲王的《龙与地下铁》也是如出一辙,用一个奇幻设定,讲述了一个老生常谈的社畜罢工的故事。
如果在现在的图书市场中,要是单纯地写老板对工人的剥削,工人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丧失生活意志的故事,恐怕读者的兴趣有限,甚至根本就难有出版的机会。毕竟这都是几百年来都已经被写过无数次的主题,想写出新东西确实很难。但是像这本书一样,一旦披上一个可有可无的科幻的外壳,就马上给人一种新奇的感觉。让人沉迷于营造出来的杀戮时刻的紧张与刺激,而忽视了伊瑟莉所做的事情,换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一个饲养员,一个屠夫,或者更加夸张一点,就是一个蛇头、一个马夫。
总之,作者的这种处理,让整个故事更加的好看。让这个平白无奇的故事线,有了更加可讨论的空间。甚至在本书的后面,编辑还非常贴心的为读者设计了10个问题,让读者围绕其思考。如果不理解,将想想当年在学校里面做阅读理解的感觉。
四
不得不说,这种在传统故事的基础上,披上一个科幻的外壳,确实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就好像是很多人评价“软科幻”作品并不是“科幻”一样。暂且不说这种分类有没有道理,但是如果仅仅存在这种暧昧的设定就归类为“科幻小说”,说穿了,对满怀期待的科幻书迷真是一种欺骗。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还是越少越好。
不过《皮囊之下》这本书即便存在这种暧昧,但是写得的确非常有趣。科幻的设定就好象一个钩子,等你投入到这本书的世界之中,自然会被里面满满的各种描写、危机、思辨所吸引,一口气看完这本讲述你自己无聊工作生活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