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儿来,我在课堂上常常对学生们说,我们要做个思考的人,我们要有思考的思维。让思考的习惯伴随我们的终身。
随着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掌控和对孩子们的了解,我越来越发感到思考的重要性。读课文时,把文字变成美丽的画面,需要思考。看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想把它变成优美的文字需要思考。要想更好地完成造句、转述,仿写一类的习题同样需要思考。写美文要思考,做应用题要思考,甚至吃什么饭,穿什么衣也要思考。思考会让我们的思维更加的活跃。思考会让我们更好的成长。思考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思考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
可是现在的孩子们习惯于读书,背书,抄写词语,听写词语。懒得思考,懒得表达,懒得动手。一提到读书,一提到写词语都很积极。但是一旦接触到表达的问题,需要思考的问题,全班就会哑口无言。无论我怎么鼓励,只有极少数的像星星一般的一两个人举手,站起来后回答的还不尽人意。再后来,我就逼着他们去思考,不管举不举手,我都指名回答。
作为老师,同样需要不断地思考。从大的框架式的思考,到小的每节课的思考,再到课堂上的随机应变。如果老师的思维很灵活,必然会带动孩子们积极地思考,踊跃地发言。即使孩子们有冷场的现象,也会被老师的循循善诱再次点燃他们思想的火花。
考试临近,需要记忆的内容孩子们都很积极地背诵。听写的内容只要给充足的时间,他们也能很好的纠错。可是,一到做题,就错的乱七八糟,惨不忍睹。做一张卷纸,需要很长时间,花很大力气去讲。可是还是有一部分人不会,头疼的很。
相处多了,我会发现,会思考的孩子,语言表达就好,干活也快,各方面都发展的好。
要想养成思考的习惯并不难:平时和老师父母聊天,多问几个为什么;做题时多写几个答案,力求自己的答案完美;读书时做做批注,写写感受,遇到好的句子片段多读读,背背,学以致用;遇到不懂的地方多问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用心了,就思考了,这样就能事半功倍了。何乐而不为呢?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决定着他的办事效率,处事方式……
总之,思考无处不在,意义重大!养成思考的习惯太重要了!我会在不断思考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让生活过得越来越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