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久了,难免陷入到单调的重复当中去,觉得自己空有一身才华无处施展。所以,很多人都会在30左右的时候想辞职,自己去创业。可是,辞职创业对你来说真的是正确的选择吗?在什么时机、什么情况下才适合辞职去创业呢?最近,虎嗅的一篇文章提出了一些思路。
首先,你要找准辞职的时机,如果过早辞职,可能会导致你在惶惶不安中浪费了最好的创意。所以,如果时机不成熟,你一定要等。比如,在创立苹果公司之前,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就一直在惠普公司静候机会;在编写出基本成型的程序之前,比尔-盖茨也一直在哈佛大学静候机会。作者说,他在第一次创业的时候,直到初创公司带来的利润逐渐超过了自己的薪酬水平时,他才选择了离开。
那如何判断辞职的时机是不是成熟呢?主要有三个标准:一,你的理论是否正确?二,它能否持续带来收益?三,你能对其保持兴趣吗?如果你对这3个问题都持肯定答案,那你就应该辞职去创业。如果有迟疑,那你就需要再等等。
其次,你要找到优秀的创意。谁都不是制造创意的机器,没有好创意怎么办?每天给自己一段时间,专注的思考10个创意,总会有优秀的出现。作者就曾每天写下10个商业创意,一年下来累积的创意数量就是3,650个。其中,或许只有10个值得检验。最终通过检验的创意或许只剩一个,但这就是真实的结果。如果某个创意真的很好,它会在你的心中留下痕迹。第二天起来后,你应该以这个创意作为源头,再写下10个延伸的创意。在得到值得检验的结果之前,需要一直重复这个过程。这一切都是一个练习的过程,只有训练得当的人才能把握住优秀的创意。
最后就是测试你的商业构思是否可行。想要完全测试出一个创意的价值,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找出10个和创意相关的人,把自己的创意描述给他们听。如果不复杂的话,甚至可以直接演示给他们看,然后看看这10个人里面,有几个人会愿意为这个创意买单。比如,你想要开一家餐厅,就可以先在自己家里摆个晚宴,邀请一些朋友过来,再以一定的价格把晚餐卖给朋友们,观察他们的反应。这样你就能测试出菜品质量的好坏以及定价是不是合理。
另一种方法是打个简单的广告,看受众的反应,这个有点类似于咱们之前讲过的最小化可行方案。举个例子,如果你设计出了一款带有自净功能的尿布,这款尿布可以循环使用,吸附效果也很好。那你就可以在微博上发一个广告,告诉大家,你设计了一款具有自净功能的尿布,可以使用好几年,然后看用户是不是愿意点开查看详情,甚至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预定这款尿布。
想辞职创业,这三步是必不可少的:在合适的时机辞职,找到一个好的创意,然后去实施一个正确的商业构思。但与此同时,还是不要忘了不断地提升自己,只有这样,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新创意和新构思,帮你实现创业梦。
原文链接:《世界这么大,你不想去看看?教你如何判断辞职时机是否恰当》音频稿:白洁讲述: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