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了小山头,才好谈地图。隔行如隔山,一行与一行、一地与一地的竞争都皆然不同。脱离了行业与地域谈竞争简直就是扯淡,就像拿着美国地图在谈中国市场是一样的,牛头对不上马嘴。
既然是小,既然独特,则更加要慢慢成长、慢慢呵护。前面没有探路者,我们自己就是领路人。
哪些地方有雷、哪些地方有坑、自己人高胆大心细艺出众还不行,还得打造一个组织培养一个团队。需要有特别的研发给到特别的顾客,不断升级你满足顾客的能力。好不容易赢得小部分的顾客尊重,还要去不断的发展口碑、积累品牌名声和认知度。
如果没有一路九九八十一难的磨练,恐怕也难成小池塘里的大鱼。
抢占心智“品牌”小山头要快,尽量借助根据地、借助第三方媒体、甚至政府,为自己的小山头盖章、加冕、作证;可是在规模以及扩张中发展却要慢。实际小而美的品牌比比皆是,近的如河南的“胖东来”到今天都没有进省会,可是行业、企业界有口皆碑,在发源地许昌可以说人人夸赞;远的说,如日本的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仅一家店美国人帮它拍纪录片;更远到欧洲,德国藏着非常多的小众品牌,被行内称作“铅笔贵族”创立于1761年 Faber-Castell 辉柏嘉,如今作为全球大型的画材供应商,有自己的木材储备基地,产品以环保、色彩丰富出名,独创的水溶性彩铅,尤其适合小朋友们学画,京东上200多一盒的彩铅多畅销,自行搜罗一下!
不同的市场,竞争不同,而且绝大部分品牌认知都有区域性的,如果不是有投资人的钱可以去不负责任烧的话,一夜之间怕是烧不成全国性网红。
绝大部分在一地获得小小成功的企业,很少耐得住寂寞。有资本找上门、有资源找上门、还有企业家那颗狂妄而膨胀的心也上了身,开始在中国横冲直撞,以一地之经验,设想自己已经可以仗剑走天涯的人比比皆是。
迅速扩张全面融资、在中国横冲直撞的企业,基本就不懂战略,同时也不懂顾客。因为他也缺乏了对顾客的敬畏,对组织的敬畏。
我们在辅导企业掌握战略方法的过程中,遇到过多少?本来稳扎稳打于一地的企业,在本地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小山头,就耐不住寂寞要接受各种资源的吸引,东奔西跑。或者迷失了,丢掉自己已经拥有的小山头,四处狂奔、对赌冲上市去的也是不在少数。
为啥我们要强调拿第一手资源?战场的情报如果都是别人给的,有没有不真的可能性?不真,如何能打胜仗?当然我们这里说的是从顾客视角看竞争、看自己的一手经验,当拿真实的顾客情报,本身也是一门学问。
总体来说,有几个原则:关注客户的正面与负面口碑、如果关注我们是否成功登顶区域商场小山头上的头把交椅、是否有不断从竞争转化新顾客的理由。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勇敢的把自己当成市场上一粒微尘,不断的以顾客视角去提问,比方说假设你是辉柏嘉的中国区战略营销官,你敢走到文具货架上,轻轻的问一句,“买根铅笔”您能推荐一下吗?在真正一定样本量的询问之下,你一定能够知道你的份量有多少?你的对手是谁?或者说有多少顾客心智中还根本不care品牌这件事情?你还有多大的品牌发展空间?那么你的一手商业调研才开始真正入门!
识别攻略二:
全力狂奔的企业、没有系统性一城一池扎扎实实调研以及竞对分析的企业,一味追求快发展不顾及兵力和竞争的企业,跟不得、投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