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春节加班太猛,老板好心给了调休,一周前给这周五请了个假,把和程序员计划了很久的莫干山给去了,运气很好,白天没遇到加班,玩了个尽兴。
写稿时间有限,先匆匆记下一些感想。
一些写在前面的收获和教训:
1. 不走游客寻常路确实会有很多意外之喜,不过也要把风险防范做足,哪怕是在所谓的成熟开发的山里。下次不管去什么山,我和程序员都一定会带上夜灯/手电筒,还有保温毯,水的话这次按每人2L带的,另外带了黄瓜,非常管用;
2. 路书虽然能提供很多有趣的路线,不过还是有很多不能顾及之处,比如我们这次就遇到了被景区关闭的路,和被大树拦断的路;
3. 一定要敬畏自然,没事不要挑战关闭调整的景区;
4. 日常健身很重要!虽然我们一直在上上下下爬了一天,说实话我的腿没咋酸,基本上还是能保持跑着上下,后期帮快要走不动的程序员探了好几次路;
5. 此行上海到莫干山我们是开车去的,有给我创造开车机会的潜在动机,尝试了高速上ACC定速120km/h全速过弯,以及开山路,都出师了,感觉对开车最后一点心魔也已破除。
第一次山路下坡时刹车一松速度就直接20码,吓了一跳,车还是得多开,就像路还是得多走,才会更能适应环境,遇到各种情况都更从容。
我和程序员的旅行风格,都属于不爱躺酒店民宿无所事事,又不喜欢去景点人挤人的类型,去年去青海湖骑完车,我们开辟了一些相对小众的户外up主和APP(两步走,六只脚),从中发现了一条适合新手的徒步路线——蒋公道环线——打算走一遭。
3月初的莫干山将将从“淡季”过渡到“平季”,人不多,但这两天说冷也不冷,中午能有个10度,加上太阳,还挺暖和。
我俩翻出了疫情时买了还没用过的登山杖,提前温习了登山杖的正确使用方式,其实原本想着看到的蒋公道最大环线也不过就12公里,爬升600多米,应该走走聊聊五六个小时也能搞定,登山杖,大概率不用也没问题,无非是带他们见见世面。
结果没想到,路上被折腾得不轻。
早上路途还算顺利,遇到了两个同走蒋公道的男生,两组人速度差不多,聊聊天也就上去了,结果居然有一段大泥路,俩没有装备的男生爬得手脚并用十分狼狈,我靠着登山杖深深插进泥里,没有用手就上去了,程序员则是靠着身高优势(这家伙1米9),两脚跨了上去,只是在顶上用手微微撑了一块石头。
一直到裸心堡打卡,此行都十分顺利,让8点多就出发的我们产生了两点应该能到山下的错觉。
结果没想到,爬得高了之后,莫干山上的雪越来越厚,顶端的大坑景区显示关闭,我和程序员看里面还有人出来,不死心往里走,想说走到走不下去就折返,结果不知为何成了“关关难过关关过”,等反应过来我们把自己置身险境的时候,已经非常深入。
大坑景区其实是个小环线,需沿着悬崖山路走一圈,全长2-3km,天气好的时候危险性不大——路算宽的,铺了石板和台阶,有些地方还加了护栏。但我们去的时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满地是雪,越往深处走,雪越厚,楼梯几乎成了雪坡,加上到处都是被雪压断的大小树枝,一边打滑一边避开,随时又有掉下山崖的风险,也不知道是什么力量,驱使着我们跨过一丛又一丛树枝。
我在此间经历了两次十分害怕的情况,其一是一处倒塌的枝干实在太多,树干到山崖大概也不过一脚半的距离,我的双脚只能在树枝里找路,有一脚,踩下去时向右一滑,整个人身体都没站稳,当时还有半脚就滑出山崖,差点吓哭。
另一处,是我和程序员在下一个“雪坡”(原本是几阶楼梯,但被雪完全覆盖压实,成了很滑的坡)时,觉得完全不对劲,彼时我们绕坑还不足半周,但已经看到前面越来越向下,树荫蔽日,积雪更厚,决定不能再往前走,结果他在那个“雪坡”向上时,直接整个人倒滑了下来——还好不是朝山崖侧滑,不然大概人没了——我则是在上坡时,有一脚,登山杖和脚都深深扎住,但怎么都找不到能抬起任意四肢的平衡点,总觉得无论抬起哪只手哪只脚,人都会立即摔下去。
好在之前跟着朋友攀过岩,有时也会出现这种被“钉”在墙上动弹不得的瞬间,最后依靠慢慢扭动双脚,终于找到了一个又能抬起手脚的新着力点。
但这环境毕竟不是攀岩,攀岩掉下来还有绳子,大不了往上一够,够不到就往下掉,这紧邻山崖的地势,掉下去可不是开玩笑,就算人不死,大概也得上社会新闻社死。在关闭景区瞎玩,玩出事了大概保险都不会赔。
后来我和程序员复盘,决定再不去关闭景区探险,我们不过是想徒个步,又不是想来挑战生命极限,虽自认为想好了“遇到走不过去了就不走”,但最后发现,对于“走不过去”的标准,在实操中其实飘忽不定,如此玩下去,一次两次运气好,最终恐怕难逃出一次事。
(整个大坑,过程中没敢拍照)
不过一路上我们遇到了三伙人,一伙是绕了大坑一周出来的,另两伙和我们差不多时间进去,但一直未见折返,估计也完成了绕圈。
就当我俩怂吧,真要绕或许能力上也能完成,但多少觉得已经到了风险远大过获益的地步,大可不必。
大坑景区出来的时候已经两点多,我们当时的想法就是赶紧下山,从原先选定的“大环线”路书转投“小环线”,不走回头路的总距离能从12km压缩至8km。
但没想到,也是因为雪天,在剑池和古望吴台再次两度遭遇封路,剑池处亦是景区提示那条路游客止步,有了大坑景区的经验,我们直接未作尝试;另一条下山道,则是景区无提示,但大树直接把山路拦得彻底“断头”。
无奈之下,我俩只好从最外侧的车道一路走下来,最后两公里遇到了一辆车问我们要不要顺路捎我们到山脚下,5块钱一个人。那时候已经差不多5点,因为吃了晚饭还得开车上山回民宿,想着夜晚山路开车可能也危险,我们就搭了那辆车出了景点。
多少有点虎头蛇尾,不过我们也确实算尽力了。
其实算起来,这算是我第一次真正走非游客大路的“徒步”,因为是比较成熟的莫干山,且一半路线仍在景区内(其实以前没有划分景区,很多路都能爬上山,现在则必须买门票进,甚至如果不爬点“野”路,还会被强制要求坐游客集散中心大巴拉去景区门口),本来想着不会太难,以为一路都会是上午那种披荆斩棘、至多踩踩泥巴的情况,但不得不说,对大自然还是得敬畏,哪怕是开发得已经如此…“过头”的自然景区。
而回头想来,就像在青海湖骑自行车一样,我和程序员全程在一起,聊天几乎就是说路,聊自然风光,没沾染半点“城市”风气,但似乎一点也不无聊。
自然的千变万化总让我大脑兴奋,看似重复的走路、骑车,也能活出很高的“信息密度”。
今天回到“城市”的时候,我甚至有些恍惚,想来也不过在山中徒步了个朝九晚五,却好像历经了漫长岁月,习得不少新的体悟。
骑车配环湖,登山加徒步,我,还想获得更多这样的生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