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多数人所谓的“读书”仅仅只是为了增加一点炫耀的谈资,亦或是对自身焦虑的一种慰藉,真正能学到东西,使得自身行动有所改变的毕竟是极少的。其实一直以来,“读书”这两个字给大家造成了太大的误解,因为在以前的知识获取的环境里,通过反复朗读书籍并通篇背诵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然而延续到现在,还是有很多人觉得读书仅仅靠背诵即可学到知识,只能说是活在过去。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最容易获取的就是各类信息,以前人们难以获取的资讯现在上网随便一搜就是一大堆,这种信息爆炸的现象必然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将信息转变为自身能真正实践的行动。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套读书闭环链路:读了什么、悟了什么、欠缺什么、如何应用。
以我最近读的一篇文章为例来拆解一下这套闭环链路。
1.读了什么?
不知道如何提问?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如果是现场提问,在听对方阐述的过程中,我们就要标记下自己不理解的部分,然后在自己的问题中设置先后顺序,并找到最重要的问题。
2.悟了什么?
无论是在写作或沟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表达的关键词,尤其是在现场交流的过程中,因为情绪紧张、准备时间短、无法快速凝练总结等原因,最好的方式就是记录关键词,最后依据主题相关性原则,将相关性最高的和最难以理解的地方组织起来进行提问。
3.欠缺什么?
目前最为欠缺的就是总结的能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无法快速捕捉到一段话里的精髓部分。
4.如何应用?
首先,通过这套闭环链路进行看书学习,将知识点和自身相关经历关联起来,以旧知识学新知识,初步理解之后还得尽快实践,实践后的反馈才是真正属于我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