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收纳是什么?把家里收拾干净?把衣服叠整齐?NONONO,这就太表面啦! 把家整得井井有条是收纳专家的初级技能,整理的重点是理清 “人” 的需求和关系,比如怎么让三代同堂其乐融融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我将在这里分享 “管家” 心得,偷懒也能让家井井有条;认识对整理收纳感兴趣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找到生活本该有的样子。
既然谈的都是与家有关的那些事儿,就先来聊聊妍酱の那些家。十几年前去日本至今,我一共经历了6个家,居住人口从 2 人到1人到3人到5人,这段经历造就了现在的我。
来看看妍酱在这 6 个家中发生的故事吧,情节有点长跨度十几年。
妍酱の家 日本篇
第1个家
面积:15平米
户型:细长1室户
居住人数:2人
物品概况:妍酱人生物质最穷期,“被迫的” 极简主义生活
收纳空间占有率:8%
居家技能UP:DIY收纳工具,比如用电饭锅包装盒制作小书架,将书籍文件进行分区收纳。这个住了半年的小家,让我对居住空间内的功能区域划分及生活动线,有了一些初步了解。
————————————
第2个家
面积:16平米
户型:方正1室户
居住人数:2人
物品概况:从穷到有了一点小钱,被日本丰富的物质诱惑,买买买导致物品数量成几何倍数上涨
收纳空间占有率:10%
居家技能UP:住这个家后,我的厨艺大涨,对厨房用具收纳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到物品分门别类收纳带来的便利性。
————————————
第3个家
面积:8.2平米
户型:一个房间(留学生宿舍)
居住人数:1人(没分手,此处无八卦)
物品概况:房子太小,被迫进行理性断舍离,剩下的丰富物品难不倒我这个收纳小达人(断舍离对当时的我是一种折磨)。
收纳空间占有率:12%
居家技能UP:在成本有限的情况下,用软装对房间进行轻改造,充分挖掘立体收纳空间。
————————————
第4个家
面积:约53平米(豪宅)
户型:三室一厨一厅
居住人数:2~5(居住人口弹性变化)
物品概况:随着孩子的出生,物品数量每天在增长(当妈的都理解)
居家技能UP:妍酱初显“管家”潜质,小空间里的三代同堂,初为妈妈经历焦虑紧张后轻松搞定小婴儿。
在日本的居住故事,是妍酱收纳技能练成记,而回国后才真正爱上家居空间规划以及物品整理收纳,并发现这十几年的经历竟可以成为一生的事业。
妍酱の家 中国篇
旅居日本那些年,浸泡在有条不紊的环境里,我非常好奇为什么日本人能做到处处井然有序?从居家用品的设计到房屋的格局、办公空间收纳、商场货架陈列、仓库物流,学校环境等,所有能接触到的场景都是我的课堂和实践场。 如果说在日本住过的4个家让我练就了收纳技巧的十八般武艺,那么回到中国以后就是我对“人与空间”关系的认知升级。
第5个家 回国后的“豪”宅梦醒 被逼无奈自己动手
回国第一站,算是圆了我的“豪宅梦”,从日本50平米跨度到100平米,兴奋憧憬新家的梦很快破灭,这个精装修房离我理想的居住空间相差甚远,从硬装的质量到格局,远没有日本的那些“小家”好住。 我决定对这个家进行改造,找了3拨家装公司。
一家看完房子问:这房子搬来家具就能住,还要怎么装?
另外两家问了几个相似的问题:
1. 喜欢什么风格?2. 几口人住,有没有孩子,孩子几岁?3. 预算是多少?4. 施工材料半包还是全包?5. 希望什么时候入住?6. 什么时候可以去房子量尺寸?
我呆了,不是应该问问我的生活习惯来设计储物空间吗?有多少物品需要收纳?当我把一些想法说出来后,设计公司工作人员觉得我很特别,搞个家装哪有那么复杂!
交流无果,也不想增加沟通成本,索性自己动手。无知者无畏,虽然没学过设计,但毕竟我最了解我家需求,也曾住过好的房子,对舒适生活空间有很多认知。 本着勤俭持家的原则,在最大化利用原有硬装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男主人完全放手给我做决定(装修时一个人决定有助于家庭和谐),我找了几个工人口说笔画就开工了!(现在依然保留那份家装笔记)
项目经理+设计师+监理:妍酱
房屋面积:105平米
房型结构:三房两厅
收纳率:从1%到7%到10%
房屋年龄:精装修新房
居住人口结构:半年三代同堂,半年2大1小
物品数量:日本归来很多家当,加上国内电商诱惑,出现不理性消费,物品数量略肥满,由于喜欢料理,所以种类丰富的厨房用具数量居多。
妍酱职业:刚回国,全职太太,我家24小时运营总监
改造总结
考虑周全值得点赞的地方
玄关处墙体拆除,做成两面柜,一面鞋柜,另一面做厨房收纳柜;拆除厨房和北阳台间墙体,延长橱柜,按照烹饪动线设计台面(水池→操作区→灶台→上菜区);改变主卧卫生间格局,增加衣物收纳空间,并且兼顾保留全屋两个马桶的设置;衣柜子空间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按照洗衣晾衣家庭清洁工作的动线改造阳台。
美滋滋带着全家入住由我亲手改造的新居,共同拥抱全新的生活,然而“家”并非一步到位,住进去才发现“草根设计师”的成长任重道远。
经验不足留有缺憾的地方
主卧衣柜过多,书房没有衣柜,早起晚睡的队友每天在书房与主卧间穿插找衣物,经常吵醒我与孩子;儿童房的储物家具设计欠考虑地理环境因素,储物柜全开放,易积灰尘;客厅与儿童房之间动线复杂,在厨房料理时无法关注孩子的安全。
入住半年,二次改造
其实回国初期的生活对我来说面临着各种改变,比如十几年未与父母同住,已经不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做为新手妈妈在育儿方面也常遇现实难题,包括孩子物品急速增加,家中随处可见孩子玩具,100平米空间并不觉得宽敞;三代同堂5口人,公共物品的收纳以及每个人的用品收纳,对我都是新的挑战。
半年后,总结一些经验,开始对家的空间进行局部轻改造。 轻改造前,我重新观察家里每个人的行为习惯、统计家中物品的尺寸和大致数量,新增的收纳空间完全按照物品尺寸量身定制。队友出差多,经常早起晚归(中国式爸爸),将他的物品分门别类收纳进书房的定制储物柜内:当季衣物、健身装备、出差设备……1.5*2.2米的立体储物柜代表了我对他满满的体贴入微,夫妻间因为找东西而发生的小口角不再发生,亲密关系大大提升。
经历第二次轻改造,我家意外成为朋友和邻居们观摩的“样板间”,尤其是在装修初期的朋友们,我会给出很多收纳空间设计的建议,甚至是手画橱柜和衣柜的立面图纸,看到自己设计的收纳空间完成落地,住进去的朋友直呼好用,我有满满的成就感(感谢让我试手的朋友们)。
————————————
第6个家 租房也要住出家的美好,人与空间关系认知提升
工作缘故,妍酱举家搬到上海,在令人咋舌的魔都房价前选择了租房。在这个房子里,我逐步实践我对“人与空间”关系的研究,为每个家庭成员规划了个人独处空间及个人储物空间,即便是租房子也要让全家人都体会到家该有的样子。
房屋面积:130平米
房型结构: 三房两厅
收纳率:7%房子
年龄:10年人员
结构:三代同堂,女儿妞妞(6岁)
物品数量:经历了跨省搬家后,更加理性消费,对物品有了更高质的要求,物品数量控制在标准体脂率范围内。整理物品就像是减肥过程,曾经的略肥满,经过理性断舍离,达到了标准体脂率。
妍酱职业:创业中的妈妈
第一次看见这个房子就被宽敞明亮打动了,生出“我一定可以打造成美好的家”信心。入住前,请走房东留下的所有可移动家具、将墙面重新粉刷、橱柜旧貌换新颜、换马桶等。
在这个家中最大变革就是将客厅打造成大人孩子共同的活动工作区。整套房子里占据很大面积的“客厅”并非为迎客准备,打破原来沙发与茶几电视柜三者平行线关系,改变沙发角度,摆放写字桌椅、儿童玩具收纳柜、学习桌,让电视机成为这个空间里最弱信息。我坐在那里工作或学习时,妞妞就在旁边玩小手工或写作业,在我潜移默化影响与“培训”下,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物品,而我每月也会参加一次她主导的物品整理日。 随着妞妞明年上小学日程逼近,孩子物品种类正在发生很大变化,妍酱接下来的功课就是根据幼升小孩子的学习习惯,以及心理方面的变化,进行新一轮家庭空间规划与物品收纳体系建立。
————————————
从6个家,到更多“家”
十几年的小家生活经验,让我对“家”产生了无限的感情,也对居家空间的研究产生了更多兴趣,在我走进很多陌生的家庭,为他们提供空间规划与整理收纳咨询后,我越来越坚信家是每个人的能量场,是一个可以生长的容器,与面积和风格无关。家是一面镜子,投射出居住者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