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等到秋冬。”
小时候,奶奶手拿蒲扇,
我坐在院子的小板凳上跟着咿呀学语。
这儿时画面还记得吗?
奶奶手中的蒲扇和熟悉的歌谣,
陪伴了我们走过了整个童年时光。
长大了,见到的扇子也改变了模样。
——————————————————
读《三国演义》的时候,
总想着自己也能成为诸葛先生,
手拿羽扇,指挥若定。
后来接触宋词,
了解苏东坡还用扇子破过案,
好神奇。
苏东坡当年在杭州做太守的时候,
有一百姓来诉苦,
说卖扇子的人欠了自己二万银子,
卖扇人无力偿还。
苏东坡就拿着桌上的判决笔,
随意写了行书、草书、画了竹石,
并交付给了他。
刚出门,就被一抢而空,
最终帮助卖扇人还了欠款。
<折叠扇>
现在扇子的造型越来越多,
制扇技艺也越发成熟。
说到“制扇”,不得不提到苏州,
制扇技艺是起源于苏州地区。
其中包括绢宫扇、折叠扇、檀香扇 。
过去,女子出嫁的时候,
不能给外人看到秀丽的容颜,
她们经常会用绢宫扇进行遮面,
交拜后,才能移扇露容。
文人比较偏爱檀香扇,
檀香扇 由檀香木制作而成,
具有天然香味,用以扇风,清香四溢。
这几年很多国际香水中,
也会使用檀香。
一面简简单单的扇子,
就承载着这么多我们不为人知的秘密,
更让人惊喜的是在2006年5月20日,
制扇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电扇和空调的出现让扇子慢慢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时代发展太快,
奶奶手中的扇子已经只能存在记忆中了。
当我们怀念那段时光的时候,
用什么方式来唤醒呢?
从现在开始,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
都可以通过【看不见】参与、改造和传播传统文化,
让我们的记忆永存。
相信一切以时间沉淀的美好事物都值得珍藏!